千億市場難賺錢,新能源車險盈利“拐點”在哪里?

2025-04-01 10:51:41 作者:李秀梅

迅速成長的新能源車,正成為險企的兵家必爭之地。根據各家年報及業(yè)績會披露,2024年人保財險新能源車險保費占比17.2%,承保數量超1159萬輛。2024年,太保產險新能源車險保費占車險保費比例17.03%,累計為超460萬車主提供風險保障。

新能源汽車需求持續(xù)增長孕育出龐大的車險潛在市場,但高出險、高賠付率的行業(yè)特性,讓部分險企也鎩羽而歸。車主喊貴、險企叫虧,新能源車險兩頭難背后,如何優(yōu)化新能源車險的定價機制?行業(yè)有哪些探索?

讓險企“又愛又恨”

“2024年太保產險新能源車險的整體合計保費183.17億元,占全部車險保費17.03%,增速達到了48.55%?!薄?024年人保財險承保新能源車1159.05萬輛,同比增長57.3%,承保數量占比11%,保費收入508.57億元,同比增長58.7%,保費占比17.2%?!?/p>

在剛剛過去的上市險企業(yè)績發(fā)布會上,太保產險總經理陳輝、人保財險總裁于澤不約而同對媒體和分析師公布了其新能源車險最新數據。

平安產險方面并未披露相關數據,但同樣盯上了這一蛋糕。根據年報信息,平安產險積極探索風險減量服務,不斷完善新能源專屬定價模型、理賠體系、客戶運營體系,提升車險盈利能力。

有需求才有市場,新能源車險保費快速增長,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xù)擴張。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140萬輛,占全國汽車總量的8.9%。

新能源車險正成為各大財險公司爭相布局的熱門險種,不過,伴隨保費一起增長的,還有保險公司的綜合成本率??梢哉f,新能源車險讓險企“又愛又恨”。

從各家險企高管描述來看,當前新能源車險承保利潤承壓,險企在積極降成本。陳輝提到,新能源車險經營情況有所改善,2024年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了4個百分點。

根據行業(yè)公布的數據,2024年,我國保險行業(yè)承保新能源汽車3105萬輛,保費收入1409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06萬億元,承保虧損57億元,呈現連續(xù)虧損狀態(tài)。

長期以來,新能源車險由于涉及三電保險且保費較高等特點,曾讓保險公司和消費者倍感壓力,目前,新能源車險“車主喊貴、保險公司叫虧”的現象依舊存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分析,從新能源車結構來看,新能源車與傳統(tǒng)燃油車在構造上存在顯著差異,尤其是三電系統(tǒng)(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tǒng)的損壞維修成本高昂,且技術復雜,其保險責任范圍與傳統(tǒng)車險有很大不同,這使得保險公司在承保新能源車險時,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其次,行業(yè)數據方面,新能源汽車數據更多掌握在主機廠,保險公司缺乏足夠的數據和經驗來精準定價和評估風險。此外,新能源車的使用場景也與傳統(tǒng)燃油車有所不同,例如一些新能源車主要用于網約車運營,這也增加了車輛的損耗和出險概率。

對“拐點”的期盼

“在正常災害水平、不發(fā)生重大政策變動的情況下,車險方面,公司的發(fā)展目標是增速與市場同步,綜合成本率優(yōu)于去年同期,力爭達到96%以內,其中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力爭控制在100%以內?!痹跇I(yè)績會上,于澤大膽地提出,力爭將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內,也讓業(yè)內看到了新能源車險盈利的“拐點”。

不過,結合業(yè)內現有數據和其他險企高管表態(tài)來看,要想實現新能源車險盈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業(yè)內人士表示,新能源車險能否盈利,關鍵在于兩個力量的“匯合”:一是成本的可控化,二是風控的精準化。

只有當理賠成本控制能力與定價能力逐步成熟,拐點才真正到來。從頭部險企的動作看,行業(yè)已經開始邁入“成本率向下、費率向市場”這一階段。陳輝提到,要對(新能源車險)理賠的相關標準、配件的價格以及出險的數據,與車企利用科技手段進行實時的互通和互聯(lián),來不斷降低新能源車的理賠成本,有效地提升相關維修的經濟性。在費率方面,于澤提到,行業(yè)政策上,已在降低維修成本、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方面有所破冰,下一步對自主定價系數擴大抱有期待。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預測,新能源車險盈利“拐點”可能出現當保險公司能夠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如車聯(lián)網數據分析)更精確地控制風險、降低賠付率時;也可能在新能源車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市場規(guī)模效應顯現之后。

交銀國際研報認為,隨著時間推移,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使用性能更為了解,駕駛行為更為熟練,出險率有望呈下降趨勢,規(guī)模效應也將進一步凸顯;隨著維修業(yè)務市場化程度的提升以及配件供應鏈體系的完善,新能源車維修成本也有望呈改善趨勢。賠付率的改善將帶來盈利能力的提升,新能源車險有望成為車險盈利的增長點。

新變量自動駕駛

新能源車險市場的另一變量則是自動駕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大力發(fā)展智能網聯(lián)新能源汽車。多家車企近日發(fā)布了自己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比亞迪宣布全系車型標配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吉利推出基于AI“世界模型”等打造的“千里浩瀚”智駕系統(tǒng)……

曾幾何時,智駕還是高端車型的專屬配置。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將智駕系統(tǒng)引入更多車型。業(yè)內人士認為,智能駕駛技術將促使新能源車險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對車險產品和定價產生深遠影響。

2025年1月,金融監(jiān)管總局等四部門發(fā)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jiān)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主動順應智能駕駛趨勢,統(tǒng)籌保險行業(yè)力量,全面系統(tǒng)研究智能駕駛、車型快速迭代等對車險經營的中長期影響,及早謀劃轉型發(fā)展。

于澤提到,一些頭部企業(yè)和人保財險在L2(駕駛輔助,駕駛員需全程監(jiān)控駕駛)方面有一些合作,有一定的保費收入,目前來看賠付率還可以。在產品儲備方面,人保財險正在開發(fā)L3(有條件自動駕駛,駕駛員在緊急情況時執(zhí)行接管)及以上的智能網聯(lián)汽車專屬車險產品,提前布局未來智能駕駛技術升級所帶來的新型保險風險以及保險需求。

于澤表示,人保財險和部分國內自主品牌共同驗證,使用智能駕駛后出險率有小幅下降。但主要問題不在個體的風險,而是在OTA(Over-The-Air Technology,可以理解為通過空中下載實現汽車軟件的遠程管理)升級或系統(tǒng)故障帶來的群體性風險。智能駕駛仍是潛在的車險增量市場。

太保產險同樣透露其在智能駕駛方面提前進行布局。陳輝表示:“新能源車險方面,無論是公司還是行業(yè),大家都在不斷地研究和考慮過程中。對于行業(yè)比較關心和關注的新能源車的智能駕駛方面,當前市場還有更多智駕方面的產品和保障需求。公司已經與多家車企建立了相關的應用實驗室,也將進一步充實人才,為新能源車的發(fā)展貢獻太保力量?!?/p>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朱希杰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