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擊美關稅脅迫后勁不足

2025-03-18 11:02:17 作者:連俊

20250318092410644-47-34f60.jpg

上周,面對美國持續(xù)的關稅脅迫,歐盟不得不暫時擱置此前“花錢買平安”的動議,宣布實施反制措施。不過,在看似強硬的姿態(tài)背后,歐盟仍受制于經濟復蘇疲弱、政治內部分裂、戰(zhàn)略自主性不足等困境,同時依然對美心存幻想。這制約了歐盟對美反制措施的效力,不僅歐盟反擊舉措有反復的可能,其后勁也明顯不足。

3月12日,歐盟宣布對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涵蓋農產品、紡織品、家電及共和黨關鍵州產品,試圖以“精準打擊”回應美國對進口歐盟鋼鋁產品征收25%關稅。歐盟的反制舉措分為兩部分,一是從4月1日起,重啟在2018年和2020年為應對美國向歐盟鋼鋁產品征收關稅出臺的措施,以回應美國對歐盟價值80億歐元鋼鋁出口造成的經濟損害。二是對于受美國新關稅政策影響的價值超過180億歐元歐盟出口商品,歐盟將對美國出口商品提出一攬子反制措施,在與成員國和利益攸關方協(xié)商后,將于4月中旬生效。

有分析指出,歐盟設計的反制措施具有策略性。一是反制的產品觸及美國敏感點。如堪薩斯州牛肉、佐治亞州木制品是共和黨票倉州的支柱產業(yè),哈雷摩托車、波本威士忌等商品與美國文化形象緊密掛鉤。二是分階段實施計劃既保留談判余地,又試圖通過“成本不對稱”最大化美國政治壓力——歐盟預估美國關稅會給自身帶來約60億歐元直接損失,而歐盟對美反制規(guī)模超過4倍。

去年11月底,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曾建議歐盟采取“支票簿戰(zhàn)略”,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如液化天然氣等,以減少直接沖突并促進合作。如今看來,歐盟的“花錢買平安”策略并未奏效,不得不重新拾起反擊的“武器”。然而,盡管歐盟展現出強硬立場,但同時也面臨反制舉措后勁不足的問題。

歐盟經濟增長乏力制約反制能力。2024年歐盟經濟增長率僅為0.9%,2025年預期增速不超過1.5%。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人均收入持續(xù)下降,鋼鐵、汽車等支柱產業(yè)正遭受能源成本高企和技術轉型滯后的雙重擠壓。同時,歐盟內部消費和投資復蘇乏力——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被通脹吞噬,2024年歐元區(qū)通脹率雖降至2.4%,但食品和能源價格仍持續(xù)攀升,民眾儲蓄率居高不下,企業(yè)投資意愿低迷。

歐盟內部的政治分歧也在消解其反制決心。歐盟成員國在能源轉型、財政紀律等議題上的分歧持續(xù)擴大。這種“共識赤字”導致歐盟難以形成持續(xù)壓力。例如,針對美國威脅對歐盟葡萄酒加征200%關稅的“反反制”措施,歐盟雖表態(tài)強硬,但成員國對農業(yè)補貼、出口替代市場的爭奪已顯露裂痕。

歐盟戰(zhàn)略自主性不足問題尤其棘手。歐洲在防務和能源安全上仍深度依賴美國,難以徹底擺脫對美戰(zhàn)略依附。當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實施單邊關稅時,歐洲缺乏實質性制衡手段,只能是“選擇性硬氣”。歐盟立場的搖擺,使其難以找到真正的經濟突破口。

有分析認為,歐盟的關稅反制或將陷入“邊際效益遞減”的困境。短期看,分階段加征關稅策略雖能抵消美國關稅造成的直接損失,但能源價格波動和產業(yè)鏈外遷的長期成本難以估量。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近期發(fā)布的貿易政策評估稱,如果美方加征的關稅全面落地,將導致歐盟經濟萎縮,同時推高通脹壓力。根據該研究所推算,如果美國實施計劃中的關稅措施,歐盟經濟在第一年將平均萎縮0.4%。

從美國角度來看,新一屆美國政府在控制債務飆漲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實施的一系列削減政府開支的措施對財政赤字問題幾乎沒有改善。美國財政部3月12日發(fā)布數據顯示,2025財年前5個月(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聯(lián)邦財政赤字達1.147萬億美元,創(chuàng)同期歷史新高。因此,通過關稅剝奪別國的就業(yè)機會和財富,同時借助極限施壓而謀取其他政治經濟利益,或許已經是新一屆美國政府的“救命稻草”。美方一些人勢必持續(xù)不斷地對歐盟施加更多壓力。

對歐盟而言,要想真正規(guī)避貿易沖突風險,短期內需要通過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貿易合作、推動貿易多元化、加強政策協(xié)調等措施來應對美國的貿易威脅;中長期看,則需要下定決心推進改革,從根本上解決能源依賴、創(chuàng)新不足和市場割裂等結構性難題。否則,歐盟信誓旦旦的“反擊”,恐怕只是給后來人增添談資罷了。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