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五大上市險企相繼披露2024年全年保費收入。1月20日,據統(tǒng)計,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4年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2.8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5.27%。五大上市險企2024年保費收入均較2023年實現正增長,但從單個機構來看,增速有所分化。展望后市,業(yè)內人士預測,預定利率切換背景下部分險企“開門紅”或存壓力。
“開門紅”或存壓力
2024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5家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均實現正增長。
其中,中國平安實現保費收入8581.4億元,同比增長7.17%,保費規(guī)模與增速雙雙位列第一。此外,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實現原保費收入6717億元、6927.53億元、4420.72億元、1705.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7%、4.7%、4.4%、2.8%。可以看出,不同機構保費增速有所分化。
回望2024年,年初人身險業(yè)務受經代渠道“報行合一”影響增長放緩,加之3.0%定價產品的下架引發(fā)搶購熱潮,這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人身險公司的保費增速經歷了一個從“初期低迷、隨后上升再至后期回落”的波動過程。
從上市險企人身險業(yè)務表現來看,2024年,五大上市險企壽險板塊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69萬億元,同比增長5.1%??傮w維持了不錯的增速。按保費規(guī)模排序,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分別實現原保費收入6717億元、5028.77億元、2388.23億元、1705.11億元、1060.03億元。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表示,為了應對長期低利率環(huán)境以及潛在的利差損風險,監(jiān)管部門對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進行了調整,這促使消費者在新政策實施前購買更多的保險產品,形成了所謂的“搶購潮”,從而帶動了人身險保費上漲。
不過,當前人身險市場遇到了新變局。1月,監(jiān)管發(fā)文提出,要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tài)調整機制,引導公司強化資產負債聯(lián)動,科學審慎定價。這代表未來人身險產品可能面對潛在的預定利率調整。從產品端來說,在行業(yè)壓降負債成本、防范利差損風險的背景下,分紅險成為保險公司銷售的主力產品,但目前市場尚未完全接受。以北京地區(qū)為例,從實際交流情況看,很多人身險公司在現階段“開門紅”期間的保費收入表現不及去年。
光大證券研報同樣認為,受預定利率再度切換影響,在產品吸引力有所下降以及前期需求提前大幅釋放的共同影響下,預計部分險企“開門紅”存在一定壓力。
財險保費增速更高
如果單從增速來看,財險保費增速略快于壽險:2024年,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1.06萬億元,同比增長約5.44%。
同樣按規(guī)模排序,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5380.55億元、3218.21億元、2032.49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4.3%、6.5%、6.8%。
財險保費增速較快,或與新車銷售增長有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張雪峰表示,除了車險之外,其他類型的財產保險(如責任險、農業(yè)保險)對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的貢獻度也在持續(xù)提升,多元化產品策略帶來了新的發(fā)展空間。
站在當下時間點,業(yè)內更為關心的是五大上市險企2024年的全年盈利情況。就在1月20日晚間,已有機構提前“報喜”。新華保險表示,該公司2024年歸母凈利潤預計增加152.46億元至169.88億元,同比增長175%至195%。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上市險企產品結構優(yōu)化有利于負債端降低成本,經濟復蘇有利于資產端投資,保險股仍具投資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