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寶雞訊 2024年9月2日,陜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長安分會會長楊永民率衛(wèi)彥軍、胡育民、北張村造紙傳承人楊亞飛、李總以及城市金融報駐寶雞記者站張玲等一行六人,前往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韋曲街道瓜洲村對老樊川杖頭木偶進行考察。
據鄭家老三媳婦講:多年前,拆除他家老房子時,在樓閣上發(fā)現(xiàn)了幾箱木偶,估計是他太爺手里傳下來了遺物,這些年來,后輩們繼承學習制作木偶技術,繼承傳承先輩們的手藝。
老樊川杖頭木偶傳人鄭建利動情講述,老樊川木偶戲由鄭氏先祖鄭成林創(chuàng)立。后傳于祖父鄭清賢、父親鄭守毅,最后傳承給兒子鄭建軍和哥哥鄭建利及家人。鄭家人始終堅守木偶表演,并將這杖頭木偶制作工藝和表演藝術延續(xù)至今。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昔日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木偶戲如今卻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家中留存的大量木偶戲箱與制作道具仿佛仍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鄭建利和老三媳婦講到情深處時,現(xiàn)場操弄木偶唱起木偶戲,讓眾人聽得興高采烈。
陜西省倉頡文化研究協(xié)會此次深入走訪民間非遺藝術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杖頭木偶歷史以及瓜洲村的特色歷史文化,旨在讓文化和歷史內涵得以廣泛傳播,使杖頭木偶文化形成地域文化品牌并更大面積傳播,進而帶動當地經濟發(fā)展。
倉頡協(xié)會會長楊永民不辭辛勞地付出,為傳承非遺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努力必將為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fā)展注入強大動力,讓老樊川杖頭木偶這一獨特藝術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