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畢業(yè)致辭照見純真夢想

2024-07-04 10:49:06 作者:默達

20240704095519507-61-70e9b.jpg

又是一年畢業(yè)季,各大高校畢業(yè)典禮上的致辭再一次沖上熱搜。這堂特殊的“最后一課”充滿溫馨與感動:為人師者,總是在擔心愛徒的鞋子合不合腳、行囊有沒有裝滿;而眾多學子則是滿懷不舍與留戀,在聲聲叮嚀中重溫純真夢想與求學時光。

綜觀這些出圈的畢業(yè)致辭,大抵有著共同的原因——“有網(wǎng)感”“趕時髦”,多講真話、將心比心。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用“不喝雞湯,不訴離殤”的玩梗開啟了他的致辭,讓許多同學在笑聲中頻頻點頭,也沖淡了離別時的憂傷;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則是當了一回年輕人的“嘴替”,主動為他們排解焦慮,并鼓勵他們成為目光長遠的“大局觀玩家”。

“最后一課”究竟該是專業(yè)課,還是德育課?授課者有著自己的想法。江西農業(yè)大學校長魏輔文以生態(tài)學名詞“擴散”為主題,鼓勵學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在平凡崗位做出不平凡業(yè)績”;西南政法大學校長林維送給學生“六大錦囊”,叮囑“不要因為案件小而忽視它對法治進步的打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研制的“脫稿神器”更是大放異彩,鼓勵后輩永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豪情……擇一業(yè)、精一事、終一生,以夢想為紐帶,串聯(lián)起為人和處世的內涵。

在眾多致辭當中,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朱銳的講述最為特殊——朱銳教授已確診癌癥晚期,卻仍選擇堅持授課,詮釋著生命的意義,傳遞著哲學的價值。視頻連線中他仍然精神飽滿、話語堅定,他希望同學們能夠將個人的抱負與事物真正的價值相連接,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而他的這片哲學星空因何而璀璨,想必他早已給出自己的答案。

究竟要多少次的仰望,才能數(shù)遍“滿天繁星”;翻過多少座山、走過多少岔路口,才能懂得成長的意義?學時有限,學海無涯,或許幾個夜晚的輾轉反側不能和“畢業(yè)”畫等號,但跨出校門的這一步,卻意味著真正走入社會。有網(wǎng)友感慨,畢業(yè)是一場巨大的“斷舍離”,告別那個青澀的自己,以更積極的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諸位校長、教授精心準備的“最后一課”,其實早已融入平時的一次次課堂講授、學術訓練、社會實踐中,只不過是臨別時再次輕拍肩膀,鼓勵他們摒棄雜音,留住夢想,做真實的自己。

“最后一課”為何觸動人心?或許是因為有太多的話要說,卻怎么也說不完;又或是因為這些排列組合的文字,在不同的人聽來有不同的力量,不僅講給行將啟程的學生們,也照見校門外的世界。正如都德同名小說中韓麥爾先生寫下的那幾個大字,這份純真夢想與國家的發(fā)展和人民的需要相結合,化作一股深沉而厚重的力量。

驪歌響起,追夢者的道路綿延至遠方。在廣州醫(yī)科大學的畢業(yè)典禮上,鐘南山院士熱情鼓勵著年輕人:“不是杰出者才去追夢,只有追夢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杰出者。”也期待走出校園的“追夢人”不斷奮斗,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