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復攜手百年名校續(xù)寫絲路千年深情

2024-06-07 15:55:23 作者:記者 史凡

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

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為千年絲路種下了一顆希望與友誼的種子。千百年來,從絲綢瓷器到高鐵汽車,從駝鈴陣陣到班列笛鳴,絲綢之路,這條古老而神秘的紐帶,孕育了歷代文明之花的絢爛綻放。作為一所有著120年歷史和文化沉淀的綜合性大學,坐落在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的西北大學,近年來圍繞“絲綢之路”開展了多領域、多學科、多渠道的科學研究、國際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和對外文化交流合作,以實際行動,構筑中國與中亞國家間堅固的友誼之橋,續(xù)寫絲路千年深情。

學術之光照亮千年絲路

五月的初夏,綠蔭如蓋,花香滿徑。西北大學黨委書記蔣林率領代表團,跨越了千山萬水,抵達了烏茲別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開啟了一段充滿智慧與友誼的絲路之旅。在烏國,代表團與中國大使深入交流,走進學術殿堂,與精英共襄思想盛宴。雙方簽署備忘錄,為學術文化合作筑基。在吉國,代表團走訪高校研究所,與企業(yè)座談,達成人才培養(yǎng)科研合作共識,搭建教育科研發(fā)展之橋,培養(yǎng)“漢語+專業(yè)”復合型人才,為文化交流人才培養(yǎng)貢獻力量。此次出訪不僅是一次學術的探索,更是一次友誼的播種、合作的耕耘,為雙方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北大學承載著時代的使命,孕育出一片學術的沃土。自2017年設立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與中亞國家的學術交流與合作。2020年,該校成立了中亞研究院,2023年,又成立了烏茲別克斯坦研究中心,進一步擴大了其在中亞地區(qū)的研究網絡。

這些研究機構與哈薩克斯坦的國家級文化機構,包括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總局和總統(tǒng)圖書館等,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通過這些合作,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得以相互交流,共享知識,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專業(yè)之長。

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院長盧山冰介紹說:“近年來,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集中在中亞歷史與文化、當代中亞國家、中亞經濟三大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團隊、都有項目、都有產出。”截至目前,中亞研究機構已出版17部專著,發(fā)表100余篇高水平論文,承擔4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課題,30余篇智庫報告獲省級以上政府采納或批示。這不僅證明了研究成果的實踐價值,也反映了學術研究對政策制定的重要影響。

2017年,西北大學牽頭成立了陜西高?!耙粠б宦贰敝菐炻?lián)盟和“一帶一路”大學智庫聯(lián)盟,聯(lián)盟匯集了眾多專家學者,他們深入研究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個方面,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決策參考。

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作為智庫聯(lián)盟的理事單位,憑借其在該地區(qū)的深入研究和豐富經驗,為智庫聯(lián)盟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源和成果。2022年,由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絲綢之路研究院組織專家學者編撰的《哈薩克斯坦藍皮書·哈薩克斯坦發(fā)展報告(2021)》對外發(fā)布,全面分析哈薩克斯坦政治、經貿、外交、教育、人口,是國內首本哈國年度發(fā)展研究和高校中亞研究藍皮書,為了解哈國最新發(fā)展提供參考。

西北大學以細膩的筆觸繪制了一幅中亞科研交流的絢麗畫卷,一場場學術的盛宴更像是心靈的交匯,讓中國與中亞的文明交融互鑒,彼此學習,共同成長。這些交流與對話不僅在學術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更在文化層面上拉近了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心理距離,讓理解與尊重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fā)芽,綻放出文明交流與融合的五彩花朵。

人才培養(yǎng)架起“棟梁”之橋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西北大學中亞學院宛若一顆鑲嵌在絲路古道上的璀璨明珠,承載著培養(yǎng)新時代絲路英才的崇高使命。自2014年學院成立以來,它不僅成為了教育與文化交融的橋梁,更是中亞學子心中向往的學術圣地。學院依托國際經濟與貿易、資源勘查工程等優(yōu)勢專業(yè),致力于培育出既精通語言又具備專業(yè)知識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學院自成立以來,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26所中亞大學和多個科研機構建立友好關系,在俄語培訓、中亞本土漢語教師培訓、中亞語言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學院孕育出的逾千名杰出學子,他們如同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星辰,以非凡的才華和深遠的影響力,在沿線各國的廣闊天地中熠熠生輝。

哈薩克斯坦籍的AdambekovTiletes(亞當)便是學院培養(yǎng)出的杰出代表之一。亞當的政治生涯在西北大學的學術沃土中萌芽,2021年,他榮獲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第七屆馬吉利斯(議會下院)議員的殊榮。兩年后的2023年,他再次以新一屆國會議員的身份,彰顯了其在政治舞臺上的卓越影響力。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畢業(yè)生阿妮塔與丈夫共同創(chuàng)立了陜西絲路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擔任執(zhí)行董事。他們圍繞絲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致力于打造一條絲路沿線國家企業(yè)“走出去、引進來”的大通道。阿妮塔還與國際港務區(qū)合作舉辦“‘一帶一路’商務精英訓練營”,為哈薩克斯坦當地商務人士提供電子商務方向的培訓,目前已達30余人。

另一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斯里姆,先后在西安絲綢之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哈薩克斯坦鐵路快運公司工作,專注于中哈商品貿易,并籌劃在西安成立哈薩克斯坦鐵路快運分公司,為促進中哈經貿往來貢獻力量。

這些畢業(yè)生不僅是學術的傳播者,更是文化的交流使者,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著智慧與力量。他們的故事,是西北大學在國際人才培養(yǎng)上取得的顯著成就的生動寫照,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典范。未來,他們將用飽滿的智慧和熱情,為"一帶一路"倡議貢獻力量,共同繪制出一幅多元文化共生、知識共享的美好圖景。

文物為媒賡續(xù)絲路傳奇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烏茲別克斯坦媒體上發(fā)表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西北大學等單位積極同烏方開展聯(lián)合考古和古跡修復工作,為恢復絲綢之路歷史風貌作出了重要努力。”這不僅是對西北大學在考古領域的貢獻的肯定,更是對其卓越成就的高度評價。

在中亞廣袤土地上,西北大學考古隊如同時間的旅人,穿梭于歷史的長河,探尋著古絲綢之路的輝煌遺跡。這支由隊長王建新帶領的隊伍,被譽為“現(xiàn)代張騫”,他們的足跡遍布中亞五國,成為首支深入這片古老土地進行考古研究的中國團隊。他們在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發(fā)現(xiàn)了拉巴特墓地,并在2017至2018年對該墓地進行了發(fā)掘。經過系統(tǒng)比較研究,確認拉巴特遺址很有可能是西遷中亞的大月氏的遺存。2019年,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歷史博物館展出了“中烏聯(lián)合考古成果展——月氏與康居的考古發(fā)現(xiàn)”。該展覽引起了當地公眾、國際學術界和全球媒體的極大關注。烏國總統(tǒng)米爾濟約耶夫對中烏聯(lián)合考古隊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贊賞和肯定。

2023年,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代表在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lián)盟大會上共同為"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揭牌。該中心由西北大學實施,旨在促進中亞、西亞、南亞地區(qū)的考古合作、遺產保護、文化交流和人才培養(yǎng)。目前,已有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7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中心建設,26位國際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未來,該中心將繼續(xù)深化與各參與國的合作,推動考古學科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人才,為絲綢之路的考古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通過學術探索、人才培養(yǎng)、考古研究等多方面的努力,西北大學不僅促進了中亞地區(qū)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更培養(yǎng)了一批批杰出的中亞未來領航者,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東方視角和中國方案。 

責任編輯:周刊編輯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