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有烏克蘭沖突,內有極右翼“逼宮”!馬克龍訪德大談“歐盟存亡危機”

2024-05-28 11:17:12 作者:邵琦 青木

“歐洲正在經歷生死存亡的時刻”“我們從未有過如此多的內外敵人,我們生活在一個歐盟可能消亡的時刻”——正在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26日在柏林發(fā)出這一警告。一個月前,他在法國索邦大學的演講中也發(fā)出類似警告,稱“歐洲可能消亡,這取決于我們的選擇”。27日,馬克龍來到德國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向當地的年輕人發(fā)表講話,這座城市被稱為德國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的“大本營”。媒體普遍認為,馬克龍此訪除了緩和法德兩國近期的緊張關系外,一個主要目的是防止極右翼勢力在下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勝出,這些政黨普遍持反歐盟傾向。在法國和德國,執(zhí)政黨目前在民調中均落后于本國的極右翼政黨,讓兩國政府面臨壓力。

“歐盟從未像現在這樣有如此多的內外敵人”

據“德國之聲”報道,法國總統(tǒng)上一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是2000年,當時擔任法國總統(tǒng)的還是希拉克。對于德法兩個近鄰來說,國事訪問間隔如此之久,似乎異乎尋常。不過事實上,這背后并沒有什么政治原因,法德兩國總統(tǒng)、總理或部長每隔幾個月都會互訪。報道稱,此次馬克龍來訪,德國的東道主并非聯邦總理朔爾茨,而是聯邦總統(tǒng)施泰因邁爾。

施泰因邁爾26日會見了馬克龍,兩人一起在柏林參加“民主節(jié)”活動,以慶祝德國《基本法》頒布75周年。在談到法國總統(tǒng)24年來首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時,馬克龍表示,“這無疑太長了,但在如此重要的時刻,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來展示法國的力量”。

“馬克龍在柏林呼吁為民主而戰(zhàn)”,瑞士《新蘇黎世報》稱。馬克龍稱,歐盟正經歷一場“民主危機”,“有一種對威權主義的迷戀產生于我們自己的國家……這助長了歐洲大陸上的民族主義和其他極端主義”,如果讓這些政黨掌權,“我們就不會有新冠疫苗……且(他們)會放棄烏克蘭,支持俄羅斯”。馬克龍呼吁民眾在將于6月6日至9日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投票支持親歐盟的政黨。

對于馬克龍的呼吁,施泰因邁爾表示贊同。他稱,馬克龍參加“民主節(jié)”活動本身就是重要信號,“我們向人民傳達了一個非常具體的信息:對歐盟說‘是’,6月9日去投票”。

為顯示兩國關系的親密,同時為6月將在德國舉辦的歐洲杯足球賽預熱,馬克龍和施泰因邁爾26日還進行了一場桌上足球比賽,結果1:1打成平手,營造了此次訪問的友好開端。

“你們必須成為朋友”,德國電視二臺27日稱,馬克龍的國事訪問旨在為德法友誼注入新動力,這次訪問以對德法友誼的贊歌,及對右翼極端主義和民族主義運動的警告開始。

到德國右翼“大本營”喊話

當地時間27日下午,馬克龍在德國選擇黨的“崛起之地”——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市,向聚集于此的各國年輕人發(fā)表講話,再次對歐洲右翼勢力的崛起發(fā)出警告。法新社稱,馬克龍的講話部分用德語進行,他的德語老師格羅寧格表示,馬克龍“希望通過德語接觸并感動人們”。

馬克龍在德國大談“歐盟危機”有其原因。路透社稱,作為領導歐盟的兩個大國,法德希望在下月舉行歐洲議會選舉之前表現出團結,馬克龍此訪被視為對法德關系的“體檢”,因為從延宕至今的俄烏沖突,再到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這都是歐盟此刻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

“德國之聲”稱,按照最初計劃,馬克龍的此次國事訪問原本應于去年7月舉行,但由于巴黎郊區(qū)爆發(fā)騷亂,馬克龍夫婦取消了行程。不過,目前法國的局勢也談不上穩(wěn)定:歐洲議會大選在即,根據最新的民調,以勒龐為首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國民聯盟”可能成為第一大黨。在近期法國《解放報》的一項民調中,41%的受訪者計劃投票給“國民聯盟”候選人。此外,今年2月的一次民調顯示,法國民眾對歐盟的厭倦感日益明顯。雖然法國是歐洲議會的所在國,但看好歐洲議會的各國選民占比,偏偏在法國最低。

德國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兒去。法新社稱,盡管德國選擇黨陷入一系列丑聞,但朔爾茨領導的執(zhí)政聯盟中的三個政黨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在民意調查中均落后于德國選擇黨。

“最重要行程”

馬克龍此次訪德最重要的行程,被認為是在28日出席法德雙邊內閣會議,屆時兩國政府將嘗試在雙方一直難以達成共識的問題上找到共同點。

美國彭博社稱,馬克龍和朔爾茨28日將舉行雙邊會談,就加強歐洲防空系統(tǒng)推出具體計劃。“德國之聲”稱,自上任以來,馬克龍一直敦促歐盟和歐洲爭取更大的自主權,不能依附于美國的保護,并為制定歐洲共同防御政策作出更多努力。

還有分析稱,馬克龍和朔爾茨的領導風格迥異,后者在2021年上臺后,兩人多次在國防、核能等問題上公開對峙。馬克龍最近提及向烏克蘭派兵的可能性,讓柏林大吃一驚。有報道稱,德國官員有時對馬克龍的夸張外交政策風格感到不安。不過,近期兩人在財政改革和能源市場補貼等方面達成妥協,讓歐盟敲定協議,態(tài)度趨于一致。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責任編輯:張茜楠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