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財產”歸屬和價值切割亟待法律明確界定

2024-04-30 13:56:56 作者:江德斌

20240430095048157-6-ca350.jpg

隨著數字經濟和網絡自媒體的發(fā)展,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網絡賬戶功能不斷拓展,依托網絡平臺已形成新型的商業(yè)盈利模式,其財產價值屬性日益凸顯,該類財產歸屬和價值問題也逐漸走進公眾的視野。近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qū)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離婚糾紛案件,成功解決了夫妻一方注冊運營的抖音、快手自媒體賬號的歸屬及價值分割問題。(4月28日《法治日報》)

近年來,以自媒體、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為代表的“流量經濟”發(fā)展如火如荼,博主通過廣告收入、平臺流量分成、帶貨扣點、粉絲打賞等途徑實現流量變現,其商業(yè)價值的大小與發(fā)展?jié)摿?,往往跟粉絲規(guī)模有著密切關系。所以,擁有大量粉絲的自媒體賬號,其商業(yè)價值很大,但是,如果遇到博主離婚、死亡、出走、公司分拆等情況時,則會衍生出自媒體賬號的歸屬和價值分割糾紛。

從法庭披露的情況看,本案所涉及到的有300多萬粉絲的自媒體賬號,能夠獲取廣告收入、平臺流量收入等,帶來可觀經濟收益,具有財產屬性,其財產性權利和收益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可以依法分割。但是,由于兩個自媒體賬戶的注冊和運營都由陳某負責,具有較強的人身屬性,所以采取賬戶歸陳某單獨所有,由陳某給予謝某一定經濟補償的方式處理。

眾所周知,自媒體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收入也很不穩(wěn)定,博主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用于運營和維護,而且賬號具有唯一性,無法分割成兩個,也難以實現粉絲的遷移。因此,法庭采取這樣的切割模式,乃是基于兩個自媒體賬號的注冊和日常運營情況,以及夫妻雙方的工作貢獻,既能保障賬號的存續(xù)和發(fā)展,并通過經濟補償的方式,厘清了離婚后的賬號權屬關系,對類似涉及虛擬財產歸屬糾紛案的處置,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如今是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時代,涌現出與實體財產同樣具有財產性價值的網絡虛擬財產,如網絡游戲賬號、自媒體賬號、電子寵物、虛擬貨幣等多樣化的形式,對于用戶來講,這些都是寶貴的個人財富。而且,有專家預測,隨著數字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還會有更多虛擬產品、網絡賬號不斷涌現,那么將來虛擬財產的占比,也會越來越高,甚至可能超過實體財產。相應的,未來虛擬財產的繼承、分割等引發(fā)的糾紛案件,也會隨之增多。

因此,針對虛擬財產歸屬問題,需要通過立法明確,厘清各方的合法權益,及相關繼承、分割的判定標準和流程,以便于依法裁決。同時,還應看到虛擬財產所具有的復雜性、多元化、價值不確定性等特征,容易誘發(fā)各種爭議,難以達成一致性標準,需要司法機關積極實踐探索,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判斷、裁決,結合專家、民意等,逐步探索出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案,由此總結經驗,將其以司法解釋的方式,納入法律之列。

(來源:燕趙晚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