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延安:紅色圣地的“綠色崛起”

2024-04-15 14:28:33 作者:高娜

風沙、黃土、羊肚子手巾,裹挾泥沙的黃河,荒蕪貧瘠的山嶺,滿臉滄桑的老鄉(xiāng)……

曾幾何時,延安總是以這樣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

古老的母親河,似乎也格外憐惜這片貧苦的土地,她緩緩流經這里,用滔滔河水滋養(yǎng)浸潤著這片黃土地,更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孕育了黃河兒女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

秉持著這種精神,延安于1999年率先在全國開展退耕還林工作,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

25載歲月悠悠。如今,黃河如舊奔流在這紅色大地上,然而這里的山川大地早已“換了人間”。

如今的延安滿目青翠,市區(qū)鳳凰山文昌閣掩映在一片綠意中。 祁小軍 攝

山變綠了。25年來,延安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077.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33.5%提高到52.5%,植被覆蓋度由46%提高到81.3%,陜西綠色版圖因此向北推移了400公里。

水變清了。如今的延安,每年涵養(yǎng)水源5.95億立方米,年入黃河泥沙由治理前的2.58億噸降為0.31億噸,水土流失總面積減少10761.5平方公里,年降雨量由不足450毫米增加到550毫米左右,“一碗水半碗沙”早已成為歷史。

天變藍了。延安的沙塵天氣由過去的每年27.2次減少到1至2次,城區(qū)空氣優(yōu)良天數從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23年的322天,“圣地藍”成為延安的一張亮麗名片。

人變富了。依托退耕還林的好政策、獨特的氣候優(yōu)勢和越來越好的生態(tài)資源,延安大力發(fā)展林果種植業(yè)和旅游產業(yè),讓昔日面朝黃土、靠天吃飯的陜北農民吃上“生態(tài)飯”。

從黃沙漫天到綠蔭成林,再從山川著綠到林海生金,25年來,這片紅色圣地真正實現了“綠色崛起”。220萬延安兒女,正在綠意蔥蘢的黃河沿岸,繪出更美的春光。

來源:延安日報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