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A股三大指數震蕩上行,固態(tài)電池、稀土永磁接棒近日的黃金板塊,全天高開高走領漲兩市。多只稀土ETF漲超3%,且自2月6日低點以來已經反彈近四成。
有基金經理分析認為,首先近期稀土的上漲源于“設備更新”帶來工業(yè)電機需求量增加的利好提振,其次,稀土作為有色板塊的一部分,受黃金和工業(yè)金屬的強勢拉動依然會存在跟漲行情。
那么,在降息預期下,稀土板塊是否會像以黃金為代表的有色板塊走出一波大行情?對于后市,多名業(yè)內人士表示了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行業(yè)真正的大行情反轉信號目前還沒看到,產業(yè)本身尚未出現支持長期高幅度行情的變動,后續(xù)還需持續(xù)跟蹤觀察。”有基金經理表示。
或由工業(yè)電機概念提振
近日稀土板塊的上漲邏輯是什么?嘉實基金指數部基金經理田光遠分析認為,從消息面看,近期國務院印發(fā)《推動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到“到2027年重點行業(yè)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jié)能水平”“開展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
有券商分析指出,由于目前稀土永磁電機節(jié)能效果仍處較優(yōu)水平且滲透率較低,在能效監(jiān)察趨嚴和“以舊換新”政策共同作用下,工業(yè)電機領域的稀土需求空間愈發(fā)廣闊;而稀土永磁材料廣泛用于汽車EPS和大小家電中的微特電機,“以舊換新”政策的推行亦將利好稀土整體需求。田光遠認為,中長期來看,隨著海外礦供應面臨瓶頸、國內配額增速放緩,新能源車疊加機器人需求接力釋放,“以舊換新”政策有望帶來存量和增量需求并舉,稀土價格中樞有望逐步上行。
另一方面,從行業(yè)動態(tài)看,最近新能源車行業(yè)本身有新玩家、新技術和新熱點的出現,板塊迎來明顯的底部反轉機會,整個產業(yè)鏈相關的稀土、稀有金屬、電池、新能源車都有明顯收益,建議關注。電機也是今年下游車企新的研究方向,電機的主要上游就是稀土永磁,構成需求利好。同時,近期低空經濟領域eVOTL概念興起,或者很多人叫它“電動飛行汽車”,電動兩個字基本上就說明了電動飛行器需要使用電機,而考慮到空中飛行器對載重和效能的要求,大概率用的也都是大功率直驅永磁電機,也為稀土的下游增加了一級。
因此田光遠認為,近期兩稀指數(中證稀土產業(yè)指數和中證稀有金屬主題指數)表現較好與其本身當下基本面關系不大,商品價格并未出現大幅變動,主要原因還是板塊的基本邏輯。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副總監(jiān)譚弘翔則認為,稀土近期表現較強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是2月初發(fā)布的2024年第一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配額增速較過去兩年明顯下降,改變了2023年第三批配額放量帶來的悲觀預期,對前期的超跌行情進行了修復;
二是有色金屬行業(yè)在黃金和工業(yè)金屬帶動下領漲各主要板塊,并且主要受避險情緒交易驅動,稀土和鋰、鈷等能源金屬雖然并不直接受益于市場風險偏好下降,但作為有色板塊的一部分受黃金和工業(yè)金屬的強勢拉動依然會存在跟漲行情;
三是今年以來國內多次強調將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作為穩(wěn)增長的主要抓手,市場對稀土需求側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內蒙古風光基地、工業(yè)電機升級甚至低空經濟等領域的預期還是有所改善;
四是2024年1—2月份稀土進口量同比顯著下滑,稀土近期持續(xù)低價嚴重壓縮海外礦經濟性和稀土再生產業(yè)利潤,后續(xù)供給擴張可能受限。
當前稀土指數估值仍處于低位。截至2024年4月9日收盤,中證稀土產業(yè)指數最新市盈率(TTM)為30.91倍,處于近十年來30%分位點附近。田光遠分析稱,結合近期兩稀指數的基本面沒有出現重大變動,唯一不同的是,碳酸鋰的價格有繼續(xù)下探的可能,但是稀土鐠釹的價格見底的概率非常大,這可能也是短期稀土反轉預期較強的原因。
大行情開啟?
那么,近期的上漲是否意味著稀土板塊將開啟類似于黃金的大行情?多名業(yè)內人士給出了謹慎看好的態(tài)度。
4月9日晚間,北方稀土公告,根據稀土精礦定價方法及2024年第一季度稀土氧化物價格,經測算并經公司2024年第6次總經理辦公會審議通過,2024年第二季度稀土精礦交易價格調整為不含稅16792元/噸(干量,REO=50%),REO每增減1%、不含稅價格增減335.84元/噸。較2024年一季度下降了3945元/噸,環(huán)比下降19.02%。
譚弘翔介紹稱,目前氧化鐠釹等稀土上游產品價格雖然止跌,但尚未出現明顯反彈,行情的延續(xù)性還需要等待并觀察一定的事件催化:一是2024年第二批稀土開采冶煉指標能否繼續(xù)保持較低增速水平;二是需求側新能源車能否出現超預期的高增速,尤其是海外發(fā)達國家的反傾銷調查是否最終轉化為關稅政策,以及發(fā)展中國家市場的空間是否進一步打開;三是磁材廠商在技術能力上能否有所突破,能否通過在高端磁材市場份額的提升來改善自身的利潤率水平。
結合公告信息以及稀土個股的基本面,田光遠坦言道:“行業(yè)真正的大行情反轉信號目前還沒看到,產業(yè)本身尚未出現支持長期高幅度行情的變動,后續(xù)還需持續(xù)跟蹤觀察,建議參與者不要被信息洗腦過度樂觀?!?/p>
但也有樂觀的聲音傳出,華福證券表示,2023年因緬甸礦進口和稀土指標增加較多,疊加下游需求仍然偏弱,鐠釹和鏑過剩較多,鋱保持緊平衡。短期,正值需求淡季,第三批指標下發(fā)和進口礦再次增多致供給增加,底部支撐不足,稀土價格或將進一步承壓;中長期,預計2024—2025年市場仍處于供大于求局面,但考慮到緬甸礦進口將減少,以及海外產能建設仍偏慢,稀土價格有望企穩(wěn)。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