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也分“三六九等”,人民公共健康始終是首位

2024-04-08 11:52:52 作者:張婧妮

20240408093439130-29-155b3.png

日前,上海試行全國首個飲料“營養(yǎng)選擇”分級標識。根據(jù)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等4種成分含量,評定等級從高至低,標識ABCD四級,推薦程度逐步遞減。分級試點之前,上海疾控部門曾對市場上部分“現(xiàn)場制作的奶茶”進行營養(yǎng)分析,結果令人擔憂,僅含糖量一項,93%以上標稱“額外不加糖”的奶茶,可能被評為B級以上;將近一半“標稱三分糖”的奶茶,可能被評為C級以上。(光明網(wǎng),4月7日)

這一評級制度不禁讓人拍案叫絕。當下,隨著健康飲食觀念日益風行,“0糖”“0卡”“0脂肪”概念也成為新的賣點,如何確保商品標簽信息的準確性和透明度也備受關注。不少企業(yè)與商家高舉著“健康”大旗,卻銷售著名不副實的產(chǎn)品。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調(diào)查了100個產(chǎn)品,其中有83個涉及“無糖、無蔗糖、不添加糖、不添加蔗糖”等相關產(chǎn)品。這些產(chǎn)品推出的賣點多為“控糖人士”“孕媽媽”“老人”“小孩”等。而從實際檢測結果來看,名不副實占比接近一半,甚至某些宣稱無糖的產(chǎn)品實際含糖量非常高。不難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配料表魚龍混雜、概念大于實際等問題屢見不鮮,尤其是添加了甜味劑的無糖飲料如此常見,其背后的健康風險也應受到更多關注。

因此,此次上海試點施行的“營養(yǎng)選擇”分級標識具有重要的公共健康意義。首先,消費者們在購買時一眼就能識別其營養(yǎng)成分,做出更為明智的消費決策。此舉不僅有助于消費者直觀了解飲品的健康程度,更深層次上則是對全民健康意識的一次深度喚醒,引導公眾向低糖、低添加、天然健康的方向轉(zhuǎn)變。

其次,這種分級標識制度能夠鼓勵飲料生產(chǎn)商減少高糖、高脂飲品的生產(chǎn),轉(zhuǎn)而研發(fā)更多健康的低糖、低脂飲品,推動整個行業(yè)向更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最后,飲料分級制度是對預防慢性疾病,特別是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有效防控措施。當前,過度攝入含糖飲料已經(jīng)成為全球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脅,這對人民有意識選擇更為健康的飲食是莫大的福音。

總而言之,這一舉措標志著中國在食品健康標簽化、標準化進程上的又一次有力實踐,同時也是對公眾健康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的積極回應。隨著該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推廣,它必將對提升公眾健康水平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成為“健康中國”建設中強有力的推手!

(來源:紅網(wǎng))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