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允許科研人員在“撿貝殼”的時候,撿到“石頭”

2024-03-11 15:01:47 作者:孫唯

20240311093453764-75-0d1d7.jpg

我們應當如何對待科研?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9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要加大對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他們的學術生涯起步階段開始長周期、高強度、穩(wěn)定支持,允許試錯、寬容失敗,讓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闖“無人區(qū)”,產生重要的原創(chuàng)顛覆性成果。

此舉無疑是十分明智的。科學研究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次的成功,背后可能是無數(shù)次的失敗。在不斷擴展認知邊界的自然科學領域,在面對完全不了解的事物時,會出錯、會失敗是常態(tài)。成功,或許只是偶然間在海邊撿到的美麗貝殼。

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對科研的態(tài)度卻表現(xiàn)得不足夠寬容。高校對于青年人才的“非升即走”政策、職稱評定、課題結項等,如果一旦失敗,帶來的后果難以承受。這就導致青年人才很大程度上會選擇“安全”的領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論文能順利發(fā)表,職稱能順利評上,就算萬事大吉。長此以往,創(chuàng)新性必然會受到巨大的限制。

有了“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認識,接下來就需要相關部門拿出政策,切實出臺科研容錯機制。

首先,我們應當對一些探索性的、前沿性的科研項目,作出可能失敗的預期。我們可以嘗試在實質推進前,就對一些探索性的、高失敗風險的項目進行預評估,只要這些項目在推進的過程中,符合科學決策程序、符合科研規(guī)律、符合法律法規(guī)、沒有以權謀私、履行了勤勉義務等,倘若不幸失敗,應當啟動容錯機制,對相關項目人員不予追究失敗責任。

其次,對于已經科研失敗的青年人才,我們也應當予以一定的保護??蒲惺τ诿恳粋€在攀登科學高峰過程中的青年人才都是重大打擊。如果正處在“非升即走”的關鍵時刻,這樣的失敗帶來的很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對于科研失敗的青年人才,可以嘗試出臺幫扶機制,讓更有經驗的專家教授進行幫扶,幫助青年人才重新樹立信心,完善自己的科研路徑,找到存在的問題,讓他們能夠“輕裝上陣”。

當然,在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同時,也需要防范這一政策出現(xiàn)可以“鉆空子”的漏洞。如果存在這樣的漏洞,不僅是對科學的愚弄,也是對那些真正努力科研,卻不幸失敗的研究人員的嘲諷。我們要嚴格防范弄虛作假、捏造數(shù)據等不符合科學規(guī)律甚至是違反學術規(guī)范的行為,防范以“允許失敗”為借口“躺平”。這就要求我們需要有嚴格的過程評價和監(jiān)督機制,嚴防“允許失敗”走樣、變味。

我們應當允許科研人員在“撿貝殼”的路上,撿到了“石頭”,但話又說回來,就算撿到了“石頭”,或許這塊“石頭”里面,包裹的是一塊金子呢?

(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