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時停車如何“叫好又叫座”

2024-03-07 14:29:28 作者:胡宇齊

20240306091643060-47-c864d.jpeg

《北京市錯時停車位租賃合同》示范文本近日發(fā)布,從停車場基本信息、時間價格、權利義務等方面,為租賃雙方提供了具體細致可操作的合同范本。

眼下,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遠超700萬輛,“停車難”問題十分突出。上一輪本市停車資源普查數據顯示,北京中心城區(qū)停車位缺口達85萬個,而夜間公共建筑閑置空余車位為63萬個。商場、寫字樓等的停車位夜間多半空置,住宅小區(qū)卻往往“一位難求”,利用明顯的潮汐特點,盤活夜間車位存量,既能緩解居民的苦惱,也能為商場、寫字樓創(chuàng)收,可謂共贏。這些年,各區(qū)皆在大力推廣錯時停車,現在發(fā)布合同范本,彰顯出進一步規(guī)范化的思路,值得點贊。

就目前來看,錯時停車推進過程中還有相當多痛點有待回應。調查發(fā)現,雖然街道社區(qū)在車位與居民間非常熱絡地“牽線搭橋”,但某些商場、企業(yè)等對此帶來的管理成本、安全問題仍心存顧慮,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不愿嘗試,或是試水幾天便草草收場。而在居民這邊,除了距離及費用問題之外,“7點下班但9點共享車位才開放”等也讓參與積極性打了折扣。這些現實問題看似都是細節(jié),卻直接影響到了參與雙方的感受和意愿。如若不能妥善解決,再規(guī)范周全的合同方案也難以落地,導致錯時停車“叫好不叫座”。

“白天你停、晚上我?!?,體現著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理念,本質上是一種城市治理智慧。這也意味著其推進不能只算經濟賬,還要看社會賬。以街道和社區(qū)來說,要增強服務意識,對細節(jié)不厭其煩,反復打磨出雙方都認可的方案。商場企業(yè),也要考慮到社會責任。而作為居民個人,則需要拿出足夠的契約精神,嚴格遵守規(guī)定,尤其是按時將車輛駛離。喚醒多方責任感,最大限度凝聚共識,在順暢的交流溝通之下,提出積分兌換、費用補貼等破題思路,才有更大可能談得攏。

城市空間有限,共治空間無限。資源“緊平衡”狀態(tài)之下,增量難做,盤活存量更顯緊要。作為首善之區(qū)的北京,摸著石頭過河、積極積累經驗,盡早探索出錯時停車的成熟方案,也是在為全國各大城市提供思路、貢獻智慧。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