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社交”別成盲目社交

2024-03-05 15:28:18 作者:李英鋒

20240305094031288-79-55617.jpeg

“找一群陌生人一起聚餐?”近日,一種名為“盲盒社交”的社交形式在網(wǎng)上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參與。參與者介紹,“盲盒社交”的參與者彼此均為陌生人,活動中的同伴身份未知,有參與者表示在此類活動中結交了很多新朋友,但也有組織者坦言參與活動時遇到過有人不禮貌的行為。如同盲盒一樣的不確定性,成為了此類社交的特點。(3月3日《北京青年報》)

盲盒社交是盲盒營銷的情感拓展版,能以其不確定性帶給人們社交的新鮮感和驚喜感,且豐富了人們的社交選擇,有助于人們拓寬社交渠道,提升社交效率,減輕熟人社交的壓力。正常情況下,盲盒社交可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人們的社交體驗。對于初到一地或朋友較少的人而言,盲盒社交給參與者帶來的幫助更為明顯。

但盲盒社交也暗藏著不確定性的風險和隱患。與熟人社交不同的是,參與盲盒社交的人一開始都蒙著“蓋頭”,相互了解程度非常有限,而有些人可能有劣跡,可能動機不純、心懷鬼胎,甚至可能有性騷擾、詐騙等違法犯罪意圖。比如,據(jù)經(jīng)常組織盲盒社交的網(wǎng)友王雪人反映,一名男子參加盲盒社交聚會“喝多”后,就騷擾現(xiàn)場的女孩子。這樣的例子應該不是孤例。顯然,盲盒社交交來的不一定都是益友,也可能是損友;帶來的不一定都是驚喜,也可能是驚嚇;“開”出來不一定都是快樂,也可能是麻煩、痛苦或傷害。

所以,不管是組織者,還是參與者,都不能把盲盒社交當成盲目社交、沖動社交,而是應該保持必要的謹慎和理性。尤其是組織者,更應該承擔更多的注意責任和安全管理責任。《民法典》明確: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盲盒社交模式下的多人捉迷藏、扔飛盤、玩游戲、聚會等活動都具有群眾性活動的屬性,活動組織者應該對參與者的身份、健康狀況以及場地、設施等提前進行了解、核實,制定安全保障預案,完善相關的安全保障措施、設施,拉出活動的負面清單,告知參與者相關活動的內(nèi)容、風險、注意事項等,并可引導參與者對遵守活動規(guī)則、恪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底線、尊重其他參與者的權益等做出承諾。如在活動中出現(xiàn)危險情形、意外傷害情形或違法侵權情形,應立即采取停止活動、勸誡、警示、照顧可能出現(xiàn)危險的參與者、送醫(yī)、報警、引導受害人維權、將違法侵權的參與者拉黑等有效措施進行應對、處置。

盲盒社交活動的參與者應承擔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在參加相關活動之前盡量多做做“功課”,對相關活動信息多關注、研判,對活動組織者及活動內(nèi)容多了解,多聽聽其他網(wǎng)友尤其是有經(jīng)驗的“老人”的意見;如其他朋友也有興趣,可與朋友結伴參加盲盒社交活動;如果經(jīng)過了解或評估,認為相關活動的風險系數(shù)較高,盡量不參加。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受到了冒犯,或者有權益受到侵害的危險,就應該退出,在留存相關證據(jù)的前提下,及時向活動的組織者反映,或者通過報警等方式求助、維權。

當然,盲盒社交是一種新生事物,有其發(fā)展的規(guī)律,也有其積極意義。社會對盲盒社交不能因噎廢食,還是應該秉持建設性思維多觀察,給予適度的寬容,給予一定的生存空間。相信,只要各方能夠多一分理性,多做規(guī)范性、安全性考量,多付出一份責任,就能把盲盒社交導入健康有序的軌道,就能讓盲盒社交釋放更多的正能量。

(來源:燕趙晚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