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貨幣政策工具多箭待發(fā)

2024-01-10 10:46:01 作者:彭揚

時隔十個月重新投放抵押補充貸款(PSL)3500億元,人民銀行披露的這一舉措為2023年精準有效的貨幣政策操作畫上句號,也為2024年貨幣政策操作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談及2024年貨幣政策,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說,人民銀行將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jié),從總量、結構、價格三方面發(fā)力,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營造良好貨幣金融環(huán)境。

業(yè)內人士分析,人民銀行將強化總量型與結構型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必要時會創(chuàng)設新工具。當前貨幣政策“工具箱”較充足,并有望繼續(xù)得到充實,一季度是政策適時發(fā)力關鍵期。

總量政策將適時發(fā)力

2023年兩次降準接力強化政策支持效應、靈活投放中期借貸便利(MLF)保障中長期流動性合理供給、持續(xù)增強貸款增長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明顯改善。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

為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tài)勢,2024年總量政策應如何做到靈活適度、適時發(fā)力?綜合當前經濟形勢和信貸投放等因素判斷,擇機降準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新近公布的2023年12月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仍處于50%以下,這是該指標連續(xù)3個月位于收縮區(qū)間。“回顧歷史可以看到,一旦PMI連續(xù)3個月低于榮枯平衡線,貨幣政策做出反應的概率就會顯著增加?!睎|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適時降準也可“護航”信貸投放,穩(wěn)固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降準釋放的低成本、長期限資金可支持2024年一季度政府債發(fā)行以及銀行信貸投放。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在2023年12月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后,若2024年一季度以降準操作配合,將有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著眼于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xié)調配合,增強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適時降準的必要性也有所加大。招聯(lián)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后續(xù)特別要運用好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組合。

此外,專家表示,過去幾年,我國并未實施強刺激政策,貨幣政策加大力度的空間依然較大。當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仍有下調空間。

結構性工具創(chuàng)新可期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ǎng)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未來一段時間金融領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這方面,結構性貨幣政策有很大用武之地,更多創(chuàng)新工具將躍然而出。

鄒瀾表示,要進一步提升貨幣信貸政策引導效能,緊扣重大戰(zhàn)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重點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務好高質量發(fā)展。

應用好存續(xù)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題中之義?!敖陙?,人民銀行創(chuàng)新推出17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向特定金融機構、行業(yè)或領域精準投放流動性,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huán)節(jié)?!倍m嫡f。

王青認為,接下來除了制造業(yè)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企業(yè)貸款、綠色貸款等會持續(xù)高增長之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房地產行業(yè)的支持力度有望加碼。

在加力實施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和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的同時,不排除2024年一季度增加額度,乃至推出新的定向支持工具的可能性。

除五篇大文章以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也需要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

人民銀行8日披露,2023年新增抵押補充貸款額度5000億元,為政策性開發(fā)性銀行發(fā)放“三大工程”建設項目貸款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未來針對“三大工程”或創(chuàng)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此外,為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債務風險,央行有可能創(chuàng)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提供應急流動性。

價格型工具料獲倚重

2023年以來,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和MLF中標利率分別累計下降20個和25個基點,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降20個和10個基點,引導主要銀行多批次下調存款利率……多項政策發(fā)揮合力,有效推動了企業(yè)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wěn)中有降。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LPR改革效能不斷釋放,市場普遍預計,2024年新一輪降息進程或逐步開啟。

一方面,經濟修復仍待有效需求實質性回升,引導融資利率下行已“箭在弦上”。

在明明看來,雖然2023年末國有大行和股份行紛紛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一定程度上為金融讓利實體提供了更多空間,但考慮到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傳導至實體融資成本下行仍存時滯,短期內有必要通過調降政策利率引導廣譜利率快速下行,提振經營主體的投資需求。

在低通脹背景下,我國實際利率較高,也為降息提供了一定空間。業(yè)內人士認為,隨著CPI同比增速下降,前期降成本工具的成效也被較多對沖,尤其是2023年10月以來CPI同比增速轉負,為降息提供了空間。

另一方面,考慮到中美實際利率走勢背離,預計2024年海外因素對我國貨幣政策的掣肘將進一步弱化。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茜楠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