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清帥一家人在直播帶貨,好幾次被舉報到中斷直播,這件事引發(fā)關(guān)注。
12月23日,尋親成功的“富豪之子”解清帥在個人抖音賬號與某服裝品牌合作開啟直播帶貨。有消息稱,整場直播一共吸引了893萬的觀眾,直播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解清帥一場直播所獲非常可觀。對此,有的網(wǎng)友表示支持,有的網(wǎng)友表示反對。有網(wǎng)友說:“原以為找到了家人,原來是找到了家人們。”這話透過冰涼的鍵盤都能讓人感覺到一股揶揄的味道。
悲情事件的主角也沒脫離“流量的盡頭是帶貨”的定律,這種情景確實讓人一言難盡。此前,尋親事件的當(dāng)事人孫海洋、郁豹豹也開播帶貨,也一樣引發(fā)爭議。
對于解清帥們的直播帶貨持有各種觀點,哪怕厲言批評,也并不奇怪。畢竟作為事實上的公眾人物,就該經(jīng)受挑剔的眼光。但是,有必要如此咄咄逼人,把人家的直播間都給搗得七零八落嗎?
正如一名網(wǎng)友所言,“我不是他們家的粉絲,但我覺得網(wǎng)友有點過分眼紅嫉妒了,他又沒有做違法的事情,不喜歡的話劃走就行了,為啥還要不斷去舉報呢?不明白這都是什么心理。別人都可以直播帶貨,他為啥不可以?”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的業(yè)態(tài),具有顯而易見的合法性。不存在其他人直播帶貨就正當(dāng),而一旦打上“解清帥”的烙印就變得不堪的道理。
當(dāng)然,一些網(wǎng)友的舉報或投訴的確“師出有名”,否則平臺也就沒有受理之必要了。想想看,不要說一個新人主播了,就算是經(jīng)驗豐富的主播,在直播間這樣一個全民聚焦的場所,受到嚴厲審視自不待言,被揪出某些“不適宜”之處也是有可能的。有報道指出,當(dāng)晚直播中,品牌方就因種種原因委婉叫停過直播。也有人指出,解清帥直播帶貨玩各種砍價套路,引人反感。
如果說解清帥真有什么需要面對的問題的話,那就是如何在運用市場手法的問題上進一步贏得粉絲的認可。而那些對他的直播帶貨持“趕盡殺絕”意識的人,應(yīng)該自我反思和抑制一下——某些舉報和投訴,目的可能不過是希望解清帥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最好自己收手。
作為一個人生經(jīng)歷無比坎坷的人,解清帥在尋親的過程中,獲得了社會力量的幫助,他確實應(yīng)該感謝社會,但老實說他并不欠粉絲們什么。很多人希望他能借助“流量效應(yīng)”,幫助那些苦苦尋親的人,而不是趕緊變現(xiàn),這種想法是質(zhì)樸的,畢竟,那些尋親不得的人,曾經(jīng)和他身處同一種境地,他有理由不忘懷且備加關(guān)切,但這種想法不應(yīng)該衍生為一種帶有強制意味的要求。何況你怎么就能斷定他一定不會幫助“同類”呢?賺錢和幫人有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嗎?
說到底,解清帥確實是在做一門生意。他沒有走上一些網(wǎng)友所設(shè)想的某種自我奮斗之路,在有些人看來,一個被社會同情的人靠流量掙錢這不好看。這種觀念有著頗大的市場,這是無疑的。但一來,世上并沒有完美的“悲情角色”,我們也無法用主觀的方式塑造這樣的角色;二來,悲情人物選擇干些什么,有著自己的決斷權(quán),旁人無須施壓。
筆者倒是覺得,一個以苦難色彩著稱的人物,有朝一日換了一種輕快的模樣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這更符合“苦盡甘來”的民間哲學(xué)??梢钥床粦T,但也別搶著去摁掉他人的“行動鍵”。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