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文鋪設(shè)民心相通的橋

2023-12-20 15:12:40 作者:武少民

        聚龍集團學員們在來華培訓期間合影留念。

“漢語橋”哥倫比亞教育工作者訪華團組到天津楊柳青古鎮(zhèn)體驗年畫制作。

2020年以來累計組織“漢語橋”相關(guān)線上線下團組63個、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團組23個,吸引了眾多海外中文學習者參與——這是天津外國語大學開展國際中文教育相關(guān)活動的數(shù)據(jù)。在這些數(shù)據(jù)背后,是更多的人走近中國、愛上中國。

●多形式開展?jié)h語培訓和文化交流

金秋十月,在印度尼西亞中加里曼丹省巴郎卡拉亞的第一種植園內(nèi),當?shù)貑T工艾蓮終于盼來了辦理簽證的日子。作為聚龍集團在印度尼西亞全資投資的中國·印尼聚龍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合作區(qū)(以下簡稱“合作區(qū)”)的優(yōu)秀員工代表,她將奔向向往已久的中國,開啟為期1年的漢語和企業(yè)管理培訓。

艾蓮對中文和中國的向往,來自一份傳承。在她所任職的合作區(qū),聚龍集團印尼大區(qū)法律事務(wù)部副經(jīng)理劉博文曾在10年前,通過校招進入了這家當?shù)睾蘸沼忻闹匈Y企業(yè),并獲得了第一批赴中國學習1年的“管培生”資格。當劉博文等30名印度尼西亞籍員工來到天津外國語大學時,一份中文學習計劃讓他們驚喜不已——15人一組的小班制教學、一對一的漢語學習伙伴、一班一名24小時在線的班主任、完全適配企業(yè)員工需求的“個性化”培訓方案。除了每周20課時的漢英雙語必修課,學校還安排了京劇、太極拳、書法、剪紙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驗項目,在北京長城、故宮以及天津五大道風景區(qū)、古文化街等地開展情景教學。

“在中國的每一天都有新的體驗和收獲。”這是印尼學員的感受。通過為期8個月的語言文化和管理專業(yè)研修,他們的工作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漢語水平也有了質(zhì)的飛躍,漢語水平考試(HSK)三級通過率達百分之百,部分學員甚至通過了HSK五級、六級考試?!斑@次培訓對我來說至關(guān)重要,我可以更好地和中國同事溝通,成為中國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連心橋’?!眲⒉┪恼f。

在劉博文的帶動下,艾蓮也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可以把中國的先進理念帶回家鄉(xiāng),進一步改善當?shù)厝嗣竦纳a(chǎn)和生活。

“為促進企業(yè)員工的更好融合,集團定期從印尼選派大學生到中國接受學習培訓,感謝天津外國語大學為我們培養(yǎng)了大量精通漢語、了解中國文化的員工,為促進印度尼西亞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本埤埣瘓F“常青樹”外籍員工學習班負責人姜菲說。

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愛上中國,這是天津外國語大學開展國際中文教育的初衷。

數(shù)據(jù)顯示,學校每年接收來自39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qū)的1000余名長短期留學生來校攻讀本科、碩士、博士學位或者短期研修。比如,與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國立社會師范大學合作,為“小鷹”全俄兒童中心開設(shè)中文課程34門,組織中文教育活動近410余場次,參與學生共計5100余名。

此外,通過“漢語橋”線上直播漢語課、文化專題講座、云游體驗等多種形式開展?jié)h語培訓和文化交流,讓更多的海外學生體驗中國文化的魅力,喜歡上中國。

●通過翻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大家好!我叫落菲菲,來自白俄羅斯。今年我有幸考上了天津外國語大學的博士。”2023級開學典禮上,落菲菲上臺發(fā)言,一口流利的中文贏得了熱烈掌聲。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那年,落菲菲剛好高中畢業(yè),她通過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來到一直向往的中國求學。留學期間,她參與到很多書籍和專題片對外翻譯的工作當中。當看到自己參與翻譯的《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在白俄羅斯收獲熱烈反響,大部分實體書店甚至是網(wǎng)店都在熱銷,她感覺到了翻譯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便決定攻讀天津外國語大學的博士學位。

在這里,她又實現(xiàn)了另一個愿望,就是能跟隨自己敬重的導師——天津外國語大學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主任王銘玉教授學習翻譯專業(yè)?!拔姨恿?,王教授編著的《功能語言學》《語言符號學》,我看了不下四五遍?!甭浞品普f,“在學校的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聚集著一批優(yōu)秀的老師和學生,他們翻譯的著作在世界各地都非常受歡迎。他們對翻譯的精益求精、字斟句酌都是我要學習的,特別是那些精準的表達更讓我欽佩不已?!?/p>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有更多的國家希望了解中國之治的“密碼”。據(jù)天津外國語大學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從2012年開始,學校積極打造“翻譯中國”品牌,與相關(guān)單位合作共建“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并依托該機構(gòu),承擔或參與完成50余部重要文獻對外翻譯任務(wù),在海內(nèi)外引發(fā)熱烈反響。

“我希望未來能夠像老師和同學們一樣,通過翻譯促進文化交流,為‘一帶一路’建設(shè)和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甭浞品普f。(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許智茹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