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治沙精神代代傳

2023-07-27 15:07:52

惠中權、李守林、石光銀、牛玉琴、郭成旺、張應龍……翻開榆林那充滿傳奇色彩的治沙造林篇章,無數(shù)治沙英模的名字,便會不由地浮現(xiàn)于眼前。

他們,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憑著一腔壯志豪情和一雙勤勞的手,在沙窩窩里播撒著綠色的希望,將茫茫毛烏素大漠變成了一碧萬頃的綠洲。他們,以實干實績鑄就了“不畏艱難、敢于斗爭、矢志不渝、開拓創(chuàng)新”的榆林治沙精神,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榆林人繼承弘揚治沙精神、續(xù)寫塞上綠色傳奇。

2051bb2f04705c2aa0e2069a8bd34ad6

活動伊始,展覽館前一組真實記錄治沙連女民兵在大漠中艱難挺進場景的雕塑,引得調研采訪團全體成員駐足凝望。伴隨著女子民兵治沙連第15任連長高藝玲的講述,一段艱苦卓絕的治沙歷史,開始在大家的腦海中慢慢浮現(xiàn)——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榆林北部風沙草灘區(qū)大多是黃沙漫漫之地,榆陽區(qū)補浪河鄉(xiāng)轄區(qū)80%的土地被荒沙吞噬,人們過著“莊稼苗苗出不全,沙進人退走他鄉(xiāng)”的苦日子。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1974年,54名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榆林姑娘,積極響應“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無懼極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新成立的“長城姑娘治沙連”(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的前身),投身瀚海之中戰(zhàn)天斗地,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治沙造林的重擔。

“‘滿天黃沙咱不怕,敢和惡魔爭高下……’當時,前輩們就是唱著這首連歌,在茫茫大漠中蓋房、修路、找水、打井、種地、造林。”高藝玲說,40多年來,治沙連女兵一茬接著一茬干、一代跟著一代學,以堅持不懈的辛勤付出,將近兩萬畝黃沙變成了林帶成網(wǎng)、田地成方、渠系配套、糧食自給、農林牧副全面發(fā)展的“綠洲”,建成集紅色教育、科普教育、觀光游憩及農林牧業(yè)、治沙科技示范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tài)觀光旅游基地,每年前來參觀學習的游客超過10萬人次。

“作為新時代的治沙連女兵,我們將牢記初心使命,在扎實做好植樹造林、林木管護等工作的同時,將治沙連的故事講述給講給更多人聽,讓榆林治沙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高藝玲說。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這里是我治沙造林的起點,也是我們承包治理荒沙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你們看,現(xiàn)在這棵樹的樹干我都抱不住了……”在定邊縣白泥井鎮(zhèn)四大號村狼窩沙,“七一勛章”獲得者、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石光銀看著茁壯成長的林木,自豪地向調研采訪團成員講述著他的治沙故事。

1984年,石光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聯(lián)合農戶治沙”的農民治沙公司,開啟了自己的治沙造林事業(yè)。此后近40年間,他帶領鄉(xiāng)親們在25萬畝荒沙、堿灘上種活了5300余萬株(叢)喬灌木,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筑起了一條長達百余里的“綠色長城”。

“我一輩子就干這一件事,就是把沙子治住,讓老百姓從生態(tài)治理中獲益,過上好日子。”據(jù)石光銀介紹,近年來,按照“向生態(tài)要效益”的思路,他牽頭成立新興林牧場,把股份制引入治沙工作中,戶戶有股、按股分紅,讓農戶在參與治沙造林的同時實現(xiàn)增收致富。在同屬其治沙片區(qū)的定邊街道十里沙村,石光銀還依托“公司+農戶+基地”模式,聯(lián)合300多戶村民興辦肉牛示范養(yǎng)殖場、飼料加工廠、蔬菜大棚種植等10余個經(jīng)濟實體,帶動當?shù)厝罕娙司鍪战?萬元,真正讓沙窩窩變成了“金餑餑”。

治沙造林帶來的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讓石光銀倍感滿足。更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孫子石健陽在大學畢業(yè)后毅然帶領技術團隊回到家鄉(xiāng),接續(xù)開展育林護林,用心守護著爺爺和父親建造的“綠色長城”。

“回到這片沙漠,我就是用實際行動,把治沙這根‘接力棒’拿穩(wěn)了,像祖輩父輩一樣,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石健陽堅定地說。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