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網紅”隔離險產品即將停售?業(yè)內人士揭秘兩大原因

2022-03-15 10:37:02

日前,多個“網紅”隔離險產品即將下架的消息在保險銷售人員的朋友圈屢屢刷屏。此外,不少保險銷售平臺還以此為噱頭,展開限時營銷。

3月以來,我國部分地區(qū)疫情呈點狀發(fā)生,多家互聯(lián)網保險公司卻選擇下架此類產品。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日前調研了多家“隔離險”銷售平臺,業(yè)內人士表示,賠付率較高、監(jiān)管趨嚴可能是該類產品停售調整的主要原因。

保險公司:下架“隔離險”消息屬實

日前,部分“隔離險”產品即將停售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多位銷售人員稱:“欲購從速,過時下架”。

隨后,記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不少保險銷售平臺還以此為噱頭,展開限時營銷。例如,某保險銷售平臺上明確寫出,“接保司通知,本產品(惠無憂防疫險)將于3月17日22點下架,如有需要的盡早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fā)現(xiàn)部分產品在不同銷售平臺的下架時間并不統(tǒng)一,有的產品在官方APP中已經提前下架。

例如,眾安保險旗下包含隔離津貼的“愛無憂意外保險”,雖目前在小雨傘等保險經紀平臺上仍可投保,但在眾安保險官方APP上已經下架。記者用多個相關詞條在眾安保險APP中進行搜索,均顯示無此產品。眾安保險官方客服人員表示,該產品前段時間已經在直營APP下線,若在其他渠道投保,請仔細閱讀投保須知。

對于下架原因,該客服人員表示:“只是正常的產品下架調整,之前如果已經投保成功,后期保障不受影響,在保障范圍內的賠付正常享受。”“公司每年都會對前一年的老產品進行綜合評估后展開調整。”

眾惠保險客服人員也表示,下架“隔離險”產品是公司內部調整產品結構所需,是否再次上線,還要等公司安排。

其實,這并不是“網紅”隔離險產品第一次下架。去年12月底,包含隔離賠付責任的“復星聯(lián)合健康保險”系列產品就曾集體停售調整。

業(yè)內人士:或因賠付率增高,監(jiān)管收緊

所謂“隔離險”“防疫險”,本質上大多是一年期以內的意外險。疫情以來,不少保險公司順應市場變化及客戶需求,在承擔意外責任的同時,擴展了保險責任,包括因疫情防控政策而導致的強制隔離等,觸發(fā)理賠條件后保險公司以津貼形式進行經濟補償。

盈利情況不佳、賠付率較高,或是“隔離險”產品下架的原因之一。

某保險公司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前期為開拓市場,打“價格戰(zhàn)”促銷,各保險機構都把此類產品保費壓得很低,且這些產品的賠付責任較廣。因此,盈利狀況并不是很好。

記者在此前調研中發(fā)現(xiàn),多家保險機構打出“薅保險公司羊毛”“在家躺著數(shù)錢”等營銷口號,宣傳售賣“隔離險”產品。記者對比了幾家保險公司的“隔離險”產品,發(fā)現(xiàn)其共性:一是保費較低,理賠金額較高,例如,某隔離險產品保費為8.8元/30天起,隔離賠付津貼卻達200元/天;二是投保便捷,多數(shù)產品為線上自助下單,有的產品與航空公司、旅游公司等平臺合作,消費者在購買機票、火車票時勾選該產品即可生成保單。

“保險公司選擇暫時停售調整,可能擔心該類產品賠付率增高會導致賠本。將費率和理賠責任優(yōu)化后,或許會再次上線。”上述銷售人員分析稱。

監(jiān)管收緊或是該產品下架調整的又一原因。

今年2月,銀保監(jiān)會財險部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隔離”津貼保險業(yè)務經營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對發(fā)現(xiàn)的產品開發(fā)設計不合理、銷售誤導、無故拒賠等行為,依法依規(guī)追究保險公司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要求經營此類業(yè)務的公司要根據(jù)前述要求做好自查和整改。

不少已投保的消費者表示,“隔離險”的理賠并沒有廣告中說的那么容易。記者搜索黑貓投訴平臺,與“隔離險”相關的投訴多達1813條。消費者投訴的重點在于“被隔離卻沒有產生理賠”“退保手續(xù)費高昂”“理賠證明材料苛刻無法提供”“強制購買”等。

“主要涉及‘隔離險’未如實宣傳、理賠困難等問題,部分保險公司出于獲客等目的,在產品宣傳過程中,將重點集中在價格低、賠付高上,對免責事項的宣傳有所淡化,因此極易誤導消費者,進而引發(fā)糾紛。”業(yè)內人士表示。

多位業(yè)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應在充分理解保險責任及條款的前提下,慎重購買保險產品,保險機構應減少營銷宣傳中的套路,加強產品的保障性。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