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面臨再投資“資產荒” 投資收益率或持續(xù)承壓

2021-12-24 15:20:38 作者:蘇向杲

“預計未來每年有3萬億元到4萬億元的保險資金需要再投資,而當前面臨的環(huán)境是高資質和長久期的資產稀缺,且信用環(huán)境也面臨更嚴峻的形勢,還要考慮利率中樞下行等因素的影響。”就明年險資投資的配置環(huán)境,太平洋人壽資產管理中心主任趙鷹如是說。

實際上,“資產荒”是近期不少險資人士展望2022年配置策略時頻繁提及的關鍵詞之一。多位險資人士表示,“資產荒”將持續(xù)壓制險資投資收益率,進而影響保險板塊的二級市場表現(xiàn),這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一是險資配置的資產有一定久期,明年大量險資面臨到期后再投資;二是利率中樞持續(xù)震蕩下行,險資大比例配置的利率債等固收資產面臨利差損風險,需要尋找收益率更高的資產;三是權益市場波動加劇,提升了險資配置難度。

為何會出現(xiàn)“資產荒”?

一直以來,負債端(保費端)與資產端(投資端)是驅動保險公司業(yè)績增長的兩個“輪子”。不過,今年以來保險業(yè)迎來了負債端與資產端的“雙殺”,行業(yè)駛入近年來罕見的低迷期,A股保險板塊年內的跌幅也刷新了近10年來的紀錄。保險業(yè)明年能否走出低迷期成為保險業(yè)和資本市場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從險企人士和第三方研究機構的觀點來看,2022年,無論是負債端還是投資端,保險業(yè)依然壓力重重。在負債端,險企人士預計壽險業(yè)還需磨底,財險業(yè)拐點已現(xiàn)(詳見本報12月21日報道);在投資端,險資人士預計隨著利率下行、權益市場波動加劇,險資明年面臨著資產荒、投資收益率下行等壓力。

巨量險資緣何找不到合適的投資資產?這與險資的特征有關。

在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yè)協(xié)會會長段國圣看來,險資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長期性;二是負債經營,有別于其他資產管理行業(yè),險資有剛性兌付成本。這兩個特點決定了險資既要關心短期投資收益,又要關心長期投資收益,兼顧相對和絕對收益。

險資的剛性兌付成本是多少?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yè)協(xié)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張倩此前表示,保險資金的負債成本約5%左右。

正是基于上述特有屬性,險資機構的資產配置策略普遍為“固收+”模式,即,通過大量固收資產獲取主要投資收益,并通過少量權益資產增厚投資收益。監(jiān)管披露的數(shù)據也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險資運用余額達22.6萬億元,其中債券(39.1%)與銀行存款(11.5%)的配置比例合計高達50.6%。業(yè)內人士預計,若加上另類投資中的類固收資產,險資配置于固收資產的比例會更高。

險資上述配置結構的一個優(yōu)點是,過往多年,險資投資收益率能很好地覆蓋負債成本,且投資收益率波動較小。歷史數(shù)據也顯示,近十余年來,險資皆實現(xiàn)了年化正收益率,即使在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的2008年、2015年,險資也錄得正收益。

不過,這一配置特征也有劣勢,近年來逐步顯現(xiàn)出來。險資配置的固收資產中的銀行存款、國債、企業(yè)債、金融債等資產的收益率與利率掛鉤,隨著利率走低,險資的投資收益率開始承壓,找到大量、匹配險資負債成本的資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低利率市場環(huán)境下,目前國內長期資產供給不是特別充分,有的固收類資產收益率開始低于境內保險資金的負債成本。例如,過去三年30年期國債利率的平均水平在3.8%,20年期國開債利率的平均水平在4.2%,已經低于保險資金負債成本。”張倩表示。

銀保監(jiān)會保險資金運用監(jiān)管部主任袁序成近期也表示,低利率環(huán)境延續(xù)下,長期資產供給不足。當前,我國債券市場深度有限,信用債的品種和容量不夠,剩余期限超過10年的債券占比較低,且多為政府債和政策性銀行債,收益率偏低,保險公司通過投資債券難以覆蓋保單成本;A股市場逐漸成熟但長期持有回報不高、波動過大、分紅較少的特征依然存在,與保險負債匹配度不高。

段國圣也表示,固收資產面臨著利率低位震蕩、超長期債券供給不足、信用風險加劇、合意資產供給不足等挑戰(zhàn)。

優(yōu)質資產稀缺加大了險資的配置難度。一家大型險資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現(xiàn)在看來,明年的債券市場確實不太好做。”她表示,多重因素或將進一步打壓固收資產的收益率,進而給險資配置資產帶來壓力。一是從貨幣政策上看,在貨幣政策跨周期調節(jié)的框架之下,經濟下行壓力相對較大;二是從基本面上看,市場仍然擔憂明年經濟增長情況;三是從財政政策上看,目前“寬信用+寬財政”的格局仍然不是很明顯,一旦出現(xiàn)預期差,可能呈現(xiàn)“看多做空”的局面。

如何避免利差損?

一般而言,隨著保費的持續(xù)增長,每年有大量的新增險資需要找到能夠覆蓋負債成本的投資資產,此外,每年也有巨量的到期險資需要再投資。在“新”“舊”險資需要找到大量中意資產的大背景下,一旦沒有找到優(yōu)質、充足的資產,險企勢必會將資產配置于收益更低或收益較高風險也較高的資產,這都容易引發(fā)利差損(投資收益無法覆蓋保費成本)。

因此,要實現(xiàn)資產與負債平衡,險企要么需要持續(xù)強化投資能力,通過提升投資收益率以覆蓋保費成本;要么需要降低保費成本,以減輕投資端壓力??偠灾挥袑崿F(xiàn)資產負債平衡,才能避免利差損風險。

多位險資人士表示,在“資產荒”背景下,險企可在資產端與負債端同時發(fā)力,以避免利差損風險。

從投資端來看,上述大型險資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資產荒”背景下,險企可以嘗試一些創(chuàng)新型固收產品。“近幾年,固收資產的類別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各種新興固收資產被創(chuàng)設出來,比如ABS、CDS、REITs類產品,以及轉債等。這極大地補充了固收資產的豐富性,也給保險資金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空間。”

另外,在投資端,險企可適當降低固收資產的配置比例,以弱化利率走低對投資收益率的影響,并適當增加權益資產、另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在另類資產方面,平安資產副總經理余文杰認為,另類資產仍然是險資配置的剛需。“險資應該進一步加大新一代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同時在產品形態(tài)上注重抓底層資產,而不是單純地依賴信用,更多往偏股的方向去走,打造另類資產配置的新金字塔。”

從負債端來看,適當降低保險產品的收益率也是應對“資產荒”的有效方式。人保資產在近期發(fā)布的《利率不確定環(huán)境下保險資金配置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險企可以通過強化保險資產負債管理以應對低利率環(huán)境下的配置壓力,比如,主動調整保險產品策略,提高負債成本管理的前瞻性和壓力測試,加大壽險產品創(chuàng)新,大力發(fā)展投資連接型和保障型產品,控制收益保證型產品規(guī)模占比,強化成本管控以提升費差益,避免利差損。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