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吳門畫派在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周之冕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周之冕《百花圖卷》拍賣現(xiàn)場
12月12日,中國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專場舉槌開拍。大觀古代之夜推出39件古代書畫,俱為精品。其中,周之冕的《百花圖卷》燦爛非凡,百花在藝術家筆下爭奇斗艷、生機盎然。這件引全場矚目的作品,現(xiàn)場以8800萬元起拍,短短數(shù)口之后,委托席率先報出1億元的價格,但場內(nèi)兩位買家緊跟叫價,1.25億元、1.28億元……隨后進入50萬元的競價,多方膠著之后,最終是以1.29億元落槌,加傭金以1.4835億元成交,這也創(chuàng)造了周之冕作品拍賣的最高價紀錄。
LOT 1194
周之冕
(明嘉靖、萬歷間 16-17 世紀初)
百花圖卷
手卷 設色紙本
32×1717 cm
成交價:1.4835億元
周之冕平生創(chuàng)作過多幅《百花圖》卷,在故宮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公立機構都有珍藏。僅就尺幅而論,此件《百花圖卷》堪稱其同題材作品中尺幅最長、規(guī)模最為恢宏者。全卷縱32厘米,長達1717厘米,描繪了蘭花、梅花、辛夷、桃花、梨花、玉蘭、繡球、菊花、荷花、水仙、牡丹、靈芝、月季等近八十種折枝花卉。每一種花卉所表現(xiàn)的情態(tài)、顏色和韻味絕無雷同之處,各種花卉之間布局疏朗,賦色鮮艷,仿佛剛從樹枝采折一般,作者將鮮花盛開時那種生機盎然、鮮活誘人的神韻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即使描繪的是同一種花(如菊花),作者也用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如顏色、姿態(tài)的不同等)使其爭奇斗艷,各具神韻。
本件《百花圖》卷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編》,幅內(nèi)清宮藏印八方,分別為“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 、“宜子孫”、“御書房鑒藏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初編》著錄周之冕作品計有十一件,其中六件藏于兩岸故宮,另四件暫不明藏處。據(jù)著錄可知,此畫在乾隆以前曾經(jīng)清初收藏家張純修鑒藏。其中“見陽子”、“古燕張純修見陽圖書”、“純修珍藏之印”諸印即張純修的藏印。
此卷曾入故宮,因落實政策,于1983年退還原藏家。故宮博物院現(xiàn)今也藏有一幅周之冕的《百花圖卷》,長7米,是一件墨筆的鉤花點葉技法的作品,有張鳳翼、王穉登、陳繼儒、文震孟等9位明代文人題記,另有乾隆皇帝30首題詩,這兩件周之冕花卉作品,一設色一水墨,一為尺幅、花卉規(guī)模之最,一為題跋之最,可稱“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