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高開低走 全年同比增速難轉正

2021-12-02 11:03:08 作者:冷翠華

人身險公司持續(xù)9年的年度保費同比正增長或將被打破。

時間已行至2021年12月初,不久各險企將交出年度保費“答卷”。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人身險公司較去年同期保費減少448億元。業(yè)內人士認為,結合今年前期保費走勢以及行業(yè)內外部環(huán)境分析,人身險公司今年全年保費同比增速大概率將是負值。

保費“壓哨轉正”恐難再現

據銀保監(jiān)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人身險公司共取得原保險保費收入2765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48億元,同比降幅為1.59%。從險種來看,人身險公司的壽險和意外險分別同比下降2.1%和7.75%,僅健康險勉強守住正增長(同比上漲0.75%)。但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險9月份和10月份單月保費快速“跳水”。

從人身險公司年內保費收入來看,整體呈“高開低走”之勢,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保費收入分別約為14186億元、5570億元和62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34%、-18.98%及-2.38%。

人身險公司年度保費同比可以依靠年內最后兩個月保費大幅增長而“轉正”嗎?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yè)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能性不大。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遭遇到內外部因素的共同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同時從時點來看,最后兩個月人身險公司缺乏沖擊年度保費動力。因此預計今年人身險公司年度保費同比將呈負增長。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保險系教授郭振華持相似觀點,今年人身險公司年度保費大概率同比負增長的原因有三:一是外部宏觀經濟環(huán)境并未明顯好轉,疫情持續(xù)反復;二是人身險公司銷售隊伍數量并未出現明顯止跌回升;三是市場上暫時并未出現具有超強競爭力的產品。此外,目前人身險公司工作重心放在推動明年開門紅,保費大多會計入明年。若再細究人身險公司的保費結構,今年新單保費同比降幅可能比總保費降幅更加明顯。

倘若今年人身險公司年度保費同比無法“守正”,這意味著其持續(xù)9年的年度保費同比正增長將被打破。記者根據銀保監(jiān)會公開數據統計,2012年至2020年,人身險公司各年度原保險保費同比皆實現正增長,其中有險企數量增加的原因,但主要受險企業(yè)務持續(xù)增長影響。而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保費“壓哨轉正”的現象恐難再現。

明年壓力仍然較大

人身險公司2021年發(fā)展為何如此之難?2022年的日子是否會好起來?業(yè)內人士認為,從外部因素來看,人身險公司面臨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宏觀經濟較為低迷、疫情反復導致居民收入預期不確定性增強、居民保險購買意愿和支付能力減弱等;從內部因素看,我國人身險業(yè)持續(xù)多年的粗放式發(fā)展積壓較多問題。上述問題并非短期形成,要解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預計2022年人身險公司仍面臨較大發(fā)展壓力。

從行業(yè)自身發(fā)展來看,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過去多年支撐我國人身險公司業(yè)務快速發(fā)展的重疾險遇到“大問題”:一是其保單持有人眾多,滲透率較高,而功能的雜糅性導致其二次銷售困難;二是今年“重疾”定義更新前的過度營銷透支市場,接受新定義則需要更長時間。

郭振華表示,以往人身險公司長期通過增員來增加客戶、拓展市場,而今年保險公司不僅未能增員,反而有大量保險代理人流失。同時,人身險市場的供需錯配問題仍然嚴重,營銷隊伍實力與市場需求仍有較大差距,因此出單率較低。從理財險來看,受利率持續(xù)下行等因素影響,其收益吸引力也有所減弱。

周瑾分析道,目前人身險公司面臨的核心問題是持續(xù)多年的粗放式發(fā)展模式難以為繼,依靠人海戰(zhàn)術拉動銷量已經失效。同時,部分險企并未具備相應能力便急于開展某些業(yè)務。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人身險公司今年面臨的處境尤為困難。

“內部問題并非今年才出現,而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些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變。”周瑾表示,因此2022年人身險公司發(fā)展依然面臨較大挑戰(zhàn),還需持續(xù)變革,抓緊核心能力建設。

展望2022年,郭振華認為,雖然人身險公司明年發(fā)展仍面臨較大挑戰(zhàn),但隨著其應對不利環(huán)境策略更加成熟,轉型更加深入,業(yè)績或比今年有所改善。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