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農民的笑臉,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中國援助盧旺達農業(yè)示范中心運營十年記

2021-10-18 00:36:28 作者:吉莉

“菌草技術在盧旺達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看到農民的笑臉,得到農民的贊賞,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中國援助盧旺達農業(yè)專家祝粟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講起中國技術生產出來的食用菌深受盧旺達人喜愛,祝粟的眼睛閃閃發(fā)亮。

中國援盧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位于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市,于2011年正式運營。2012年,祝粟肩負著研究和推廣食用菌的使命來到這里,從此扎根非洲大陸。

在盧旺達,祝粟每天在田間地頭與農民交流,成為中國農業(yè)技術的推廣“使者”。他告訴記者,示范中心主要有4個項目,分別是菌草項目、稻谷技術、水土保持和蠶桑養(yǎng)殖。

“僅菌草項目一項,我們在盧旺達共培養(yǎng)了5000多名農技人才和農民,食用菌現在是盧旺達經濟的重要產業(yè)以及主要推廣項目。”祝粟說,盧旺達全國各地都有種植食用菌的農戶,他們擁有成熟的技術,還了解市場,同時收獲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農民的錢包鼓了,這是經濟效益;民眾吃到口感好的食用菌,這是社會效益。把科研成果轉化出來,毫無保留地推廣技術、惠及百姓,這才是我們想要的。”祝粟說,盧旺達認可菌草項目的原因在于安全性以及食用菌的高營養(yǎng)價值,中國技術產出的食用菌蛋白質含量高。

32歲的戴爾芬是示范中心生產菌袋的工人。她告訴記者,在這里工作4年來,自己的工資是此前的4倍,“我現在養(yǎng)家不成問題”。

如今,祝粟即將回國。當被記者問及是否擔心自己離開后菌草項目會終止,他說,“我一點都不擔心,因為盧旺達菌草技術已經成熟,完全本土化、市場化,這個項目在盧旺達只會越做越大”。

盧旺達農業(yè)委員會主任帕特里克·卡蘭古瓦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考慮到本國農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國家致力于技術推廣和創(chuàng)新,以提高小塊土地的生產能力并推廣高價值農產品。成本低且又能從當地取材的菌草技術,是盧旺達政府優(yōu)先考慮的創(chuàng)新項目之一。

卡蘭古瓦說,在引進菌草技術之前,很多盧旺達人不知道種植食用菌是一項可以幫助他們擺脫貧困的產業(yè)。菌草技術在創(chuàng)造就業(yè)、保障糧食安全和提高收入方面作出了貢獻,為解決盧旺達人營養(yǎng)不良等問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