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保監(jiān)局消費者風險提示:警惕購買保險后的三類騙局

2021-09-24 15:30:01

典型案例一:不法機構冒充監(jiān)管部門進行詐騙

保險消費者李先生接到來電,來電人向其核實身份信息和保單信息后稱:“近期大量投保人到北京銀保監(jiān)局投訴某保險公司不履行保險合同中的分紅利率約定,實際收益利率遠低于合同約定的利率,要進行集體維權。本公司受北京銀保監(jiān)局委托,匯總投保人信息,以便維權,需要保險消費者攜帶身份證、保單和本人銀行卡到指定地點登記。”李先生第一時間向我局和保險公司核實,避免了資金損失。

北京銀保監(jiān)局提醒消費者:北京銀保監(jiān)局不會委托任何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維權業(yè)務,且此類騙局可能涉嫌非法集資,造成消費者經濟損失。建議保險消費者務必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謹防不法分子冒充監(jiān)管部門實施詐騙,保障個人財產安全。如接到相關電話,應當第一時間通過官方途徑向保險公司或監(jiān)管部門核實并反映情況;遭遇詐騙造成損失的,應保留相關證據、線索,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典型案例二:不法機構和人員冒充保險公司及其從業(yè)人員通過誘導客戶辦理保單貸款進行詐騙

保險消費者張女士接到來電,來電人自稱某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并邀約其參加老客戶回饋活動。見面后,該不法分子以按照保單回饋現金為由,騙取張女士身份證、銀行卡和手機號碼等信息。此后,張女士僅在前4個月收到相關機構小額轉賬,后續(xù)便無法再與該不法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取得聯系。6個月后,張女士收到保險公司短信,提示其償還保單借款,經與保險公司核實發(fā)現,上述機構并非保險公司,不法分子利用張女士手機、身份證和銀行卡,為其辦理了保單貸款,而張女士配合做了短信驗證、人臉識別等驗證操作,造成了資金損失2.9萬元。

北京銀保監(jiān)局提示消費者:一是識別不法機構騙局。收到可疑邀約時,可通過保險公司官方網站、客服電話等官方渠道核實機構營業(yè)場所是否為保險公司地址、相關人員是否為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二是發(fā)現可疑情況,建議保留相關證據,及時向保險公司反映并向公安機關報案。三是通過手機APP辦理投保、退保、保全、保單貸款等業(yè)務時,確保自身充分知曉相關業(yè)務的具體情況,避免造成損失。

典型案例三:不法機構誘導消費者惡意投訴,謀取不當利益

保險消費者王女士關注到某網絡平臺宣稱“可以辦理保單全額退款(不想交的,已經斷交的,已失效的,推銷被騙的,電銷的,保單通通全額退款)”。經與該網絡平臺聯系,對方稱是“法律咨詢服務公司”,可以代消費者進行投訴,拿回全部所交保費。王女士與該公司簽訂服務協議,向該公司支付“維權咨詢顧問服務費”,費用為保單退保金額的30%,同時按該公司要求預交了一部分定金。之后,王女士通過撥打保險公司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投訴,保險公司第一時間核實情況,發(fā)現銷售過程存在瑕疵,及時滿足了王女士合理訴求。王女士通過正規(guī)投訴方式解決了合同糾紛,但損失了交給“法律咨詢服務公司”的定金,且該機構掌握了王女士的身份證、銀行卡信息,王女士面臨較大信息泄露風險。

北京銀保監(jiān)局提示消費者:代理退保有風險。一是代理退保機構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單、銀行卡等涉及隱私的敏感信息,客戶個人信息存在被泄露和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的風險。二是部分代理退保機構涉嫌非法集資,保險消費者將退保資金轉投非法理財產品,一旦理財公司“爆雷”或“跑路”,資金的損失難以追回,維權道路漫長。三是部分代理退保機構與黑惡勢力勾結,個別保險消費者在退保過程中想終止委托代理關系,遭到代理退保機構聯合黑惡勢力的恐嚇威脅。此外,退保也會使保險消費者失去保障,當消費者想再次購買保險時,往往由于年齡和健康狀況等不滿足承保條件,無法再次投保。建議保險消費者充分考慮自身保險保障需求,謹慎辦理退保。如因銷售誤導等問題確需退保的,可以通過撥打保險公司官方客服電話或向監(jiān)管部門舉報維權,切勿給代理退保機構可乘之機。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