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波蘭、柬埔寨和肯尼亞的博物館人士及當?shù)貧v史學者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講述這些博物館陳列文物與中國的不解之緣,讓人們一起重溫友好交往的歷史。
波蘭——
中國廳見證貿(mào)易繁榮
始建于17世紀的維蘭諾夫?qū)m,是華沙為數(shù)不多未在二戰(zhàn)中被炸毀的古跡之一。今天的維拉諾夫?qū)m也是波蘭國家歷史博物館分館。在其獨特的波蘭宮殿建筑和豐富的館藏文物之外,還設有一個專門的中國廳,記錄著這個國家歷史上對中國文化的推崇與熱愛。
以紅色和金色為主調(diào),中國廳墻上的山水繪畫、屋頂?shù)慕鹕珜m燈,以及廳內(nèi)陳設的中式風格家具,無一不洋溢著濃郁的中國氣息。展柜中陳列著上百件中國明清時期的瓷器。這些瓷器有餐飲用具、文墨雅器,也有三彩瓷俑,都是當時的中國窯廠為歐洲定制生產(chǎn)的。這些瓷器既有傳統(tǒng)的中國青花瓷紋樣,也有歐洲傳統(tǒng)主題特色的琺瑯瓷,顯示出當時歐洲與中國文化交流和商貿(mào)往來的繁榮。
“維拉諾夫?qū)m的中國廳是17、18世紀亞歐跨大陸貿(mào)易黃金時期的一個見證。波蘭在歷史上曾受到多種文化的影響,而當時波蘭人對中國的熱情和向往就體現(xiàn)在維拉諾夫?qū)m的中國廳中。”華沙國家博物館代館長武卡什·加韋烏說。
波蘭對博物館和文物有著特殊感情。在波蘭,無論是華沙還是千年古城克拉科夫的國家博物館里,中國文物都是它們的重要館藏和展覽內(nèi)容。
克拉科夫國家博物館館長佐菲婭·格魯別夫說:“來自中國的文物已經(jīng)是波蘭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記錄著兩個國家悠久交流的歷史,很多展品還為現(xiàn)代人的生活提供新的思考和創(chuàng)意,也能讓我們的年輕人從不同文化中發(fā)掘美,這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來,中波兩國文化交流合作項目日益增多。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波蘭國家博物館多次聯(lián)合策展,進行文物交流和展覽合作。波蘭國家博物館在北京舉辦的《來自肖邦故鄉(xiāng)的珍寶》展,以及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波蘭舉辦的《文心萬象——中國古代文人的繪畫與生活》等展覽,都得到兩國民眾的關注和喜愛。
“文物是歷史與現(xiàn)代的對話,也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在今天這個多元的世界中,交流和傾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期待在未來有更多機會可以與中國進行文物交流與合作,讓兩國人民更加了解對方的文化和歷史,也能加深相互理解,互學互鑒,分享彼此的文明成果,不斷推動兩國人民的友誼。”加韋烏說。
柬埔寨——
銅鼓聲講述文化交融
一個碩大的圓形鼓面上,雕刻著飛鳥、狐貍、青蛙等各式動物,鼓面中間是一個太陽圖案,被一輪又一輪同心圓環(huán)繞。輕擊一下,厚重的鼓音久久回蕩。在柬埔寨,這種青銅器制成的銅鼓,大多被收藏在柬埔寨國家博物館。
柬埔寨銅鼓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1世紀至5世紀,距今已逾千年。在古代,銅鼓不僅是用來演奏音樂的樂器,還被用于祈福、求雨等,因此銅鼓也被稱作“雨鼓”。近代以來,柬埔寨考古學家在全國范圍內(nèi),包括金邊、暹粒、馬德望、班迭棉吉等地,均發(fā)現(xiàn)了銅鼓。
“公元前600年,中國廣西、云南等地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銅鼓,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傳播和發(fā)展,銅鼓來到柬埔寨。可以說,柬埔寨銅鼓藝術的發(fā)源地在中國。”柬埔寨諾吞大學科學學院博士米歇爾·特蘭尼特說,銅鼓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柬埔寨和中國文化往來的悠久歷史,古代高棉文化因為中華文化的影響而更加豐富璀璨。
東南亞銅鼓文化歷史悠久。除柬埔寨外,越南、緬甸、泰國、印尼等大多數(shù)東南亞國家都曾經(jīng)鑄造或使用過銅鼓,有些地區(qū)至今還在使用銅鼓。學者普遍認為,無論是越南的黃下鼓、廣昌鼓、河內(nèi)鼓,還是老撾的烏汶鼓、泰國的知府鼓,這些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銅鼓都與中國銅鼓有著一定的淵源。
過去幾年來,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不斷加深,包括銅鼓在內(nèi)的柬埔寨國家博物館的館藏精品數(shù)次來華展出。在柬埔寨國家博物館館長貢維列看來,這不僅是柬埔寨展示本國文化的機會,也讓柬埔寨和中國的交流合作邁上新的臺階。
肯尼亞——
數(shù)字化保存交往記憶
位于蒙巴薩的耶穌堡博物館隸屬于肯尼亞國家博物館,是肯尼亞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在這座人形堡壘建筑中,展示著關于東非貿(mào)易與航海歷史的大量圖片與文物,其中最多的文物是中國瓷器。
科學家推斷,這些瓷器中最古老的已有上千年歷史。從年代久遠的瓷盤瓷碗,到近代海運貿(mào)易帶來的瓷花瓶……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承載著中非交往的珍貴歷史,也述說著中非人民世代友好的動人故事。
據(jù)肯尼亞國家博物館文物、遺址和紀念碑部主管克烏拉博士介紹,在2010年啟動的首次肯中考古合作項目中,來自中國和肯尼亞的研究人員對37處古代遺址出土的中國瓷器進行考證時發(fā)現(xiàn),這些瓷器的誕生年代從晚唐到清代不等,其中一部分極有可能是隨著鄭和下西洋的團隊來到非洲的。資料顯示,明代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時,最遠到達了肯尼亞的馬林迪和蒙巴薩。
這段寶貴的中非交往史通過電子圖片和影片等數(shù)字化的方式,保存在了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網(wǎng)友只需登錄博物館的在線平臺,就可以輕松訪問相關數(shù)字化資料。此外,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還提供有關在線基礎教育項目,人們可以在博物館的數(shù)據(jù)庫中學習相關課程,從而更好地了解這段歷史。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克烏拉表示,非洲國家珍惜與中國交往的寶貴記憶。歡迎更多中國朋友來非洲訪問,期待非中加強傳統(tǒng)友誼和務實合作,共迎更加繁榮發(fā)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