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投資火爆,資金抱團南下搶籌核心資產。市場對當前港股投資價值一致認可,基金公司加速布局港股投資,港股方向基金掀起發(fā)行熱潮。
港股方向基金密集發(fā)行
1月份,港股市場獲南向資金大規(guī)模凈流入,恒生指數一度突破30000點大關?;鸸静季指酃煞较虍a品熱情高漲。
數據顯示,1月份有13只港股主題基金開始認購,包括嘉實港股優(yōu)勢、弘毅遠方港股通智選領航A、中銀港股通優(yōu)勢成長、博時港股通領先趨勢A等4只主動型基金,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yè)ETF、銀華中證滬港深500ETF、工銀瑞信中證滬港深互聯網ETF、華泰柏瑞中證滬港深互聯網ETF等9只ETF。截至1月29日,4只基金已經宣告成立,均為“一日售罄”。其中,嘉實港股優(yōu)勢首發(fā)募資79.23億元,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yè)ETF首發(fā)規(guī)模達到75.55億元。
根據證監(jiān)會公示的信息,目前還有20只同類基金獲批未發(fā)或排隊待批,其中,大成基金、博時基金申報的投資港股主題基金數量最多,各有4只;富國基金、創(chuàng)金合信基金各申報了2只。
除專門投資港股的主被動主題基金外,2021年以來,不少可投資港股的基金接連發(fā)售,南下掘金的隊伍不斷擴大。1月份發(fā)行的新基金中,半數以上將港股納入了投資范圍。在接下來的發(fā)行名單中,有多只非港股主題的主動偏股基金對港股的投資比例最高可達50%。
港股投資機會被看好
多位公募人士表示,綜合考慮市場容量、估值水平等因素,港股在全球范圍的投資價值較高。
博時基金權益國際組負責人牟星海表示,人民幣資產國際化,港股或將受益于全球資金流入。從估值角度來看,港股在全球主要權益市場范圍內處于較低水平,恒生指數當前的市凈率處在近10年分位值的中低位,在全球權益市場范圍內具備吸引力。
前海開源基金執(zhí)行投資總監(jiān)王霞表示,港股在2015年之前的走勢與美股高度相關,是典型的外資主導的離岸市場。2014年底滬港通實施后,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完善深化,港股已經成為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跟A股的聯系更為密切。
2019年和2020年港股明顯跑輸A股,也跑輸全球主要市場。港股連續(xù)兩年“滯漲”形成估值洼地,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及風險因素的逐步釋放,港股市場將迎來一輪經濟基本面反轉所帶來的盈利和估值雙升的牛市。
“2018年開始港股改革IPO發(fā)行制度,積極接納中概股回歸和新經濟企業(yè)上市,使得港股的行業(yè)布局已初步實現科技、消費、醫(yī)藥為主導的轉型。未來數年,港股市場的結構將進一步得到優(yōu)化,有機會更好分享中國新經濟領域核心資產的成長紅利,吸引更多內地資金和海外資金加大對港股的配置力度。”王霞說。
匯豐晉信基金海外投資部總監(jiān)程彧表示,一個市場好不好,不是看估值多便宜,而要看有沒有高ROE的企業(yè)。展望未來,程彧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港股已經從一部“向下”的扶梯變成“向上”的扶梯,往上走比逆行要容易得多。 “當前投資港股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怎樣去獲得絕對收益或相對收益,而是能不能踏準不同風格的節(jié)拍。港股市場的風格差異主要由資產盈利增速的剪刀差和國際資本的變動決定。未來一年,港股總體風格差異不會特別明顯,但是過程中會呈現一定的風格差異。”程彧說。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