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詞柳詞作枕眠

2021-01-27 14:15:25

摘要:在宋一代,繪畫、書法、詩詞等文藝形式十分繁榮,達到了中國文化史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宋詞更是將中國的詩歌形式發(fā)展到后人不能企及的巔峰。柳永、蘇軾便是駕馭這種文學(xué)形式的佼佼者。他們的詞作除了有刊本行冊外,在這一時期及此后制作傳世的陶瓷枕上也有一定的體現(xiàn),反映了柳、蘇詞的流行。在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楊永…

在宋一代,繪畫、書法、詩詞等文藝形式十分繁榮,達到了中國文化史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宋詞更是將中國的詩歌形式發(fā)展到后人不能企及的巔峰。柳永、蘇軾便是駕馭這種文學(xué)形式的佼佼者。他們的詞作除了有刊本行冊外,在這一時期及此后制作傳世的陶瓷枕上也有一定的體現(xiàn),反映了柳、蘇詞的流行。 

圖片

在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楊永德伉儷捐贈瓷枕展中,有一件磁州窯出品的瓷枕。此枕為白地黑花,長33厘米,寬 22.5厘米,高11厘米,枕呈橢圓形。枕面上隨枕形裝飾粗細線開光,四周繪卷草紋,枕底落“張家造”三字款,枕面開光內(nèi)楷書《菩薩蠻》回文詞:落花閑院春衫薄遲日恨依依夢回鶯舌弄尤便問人羞回文菩薩蠻。該詞可釋讀為: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夢回鶯舌弄,弄舌鶯回夢。尤便問人羞,羞人問便尤。——回文菩薩蠻 

整首詞生動刻畫了女子等候心上人音信,每日期盼的焦躁心情。該詞見于《東坡詞》中。據(jù)考證,這首回文《菩薩蠻》是 蘇軾早年學(xué)詞階段任杭州通判時所作。這首詞風(fēng)格婉約,頗有柳詞韻味,卻沒有他寫詞成熟之后,特別是居黃州之后那種游戲人間、睥睨一切的自負豪縱之筆韻,甚至有人因此疑心回文菩薩蠻可能是蘇東坡首創(chuàng)。

圖片

圖片

另有一枕,產(chǎn)自南宋吉州窯。此白地褐彩花卉詩文束腰枕長29.5厘米,寬13.5厘米, 高12厘米,為泥質(zhì)黃白色胎。枕面和枕底各書詩詞,有顧愷之的五言詩一首:春水滿川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孤松。 

另兩首則為柳永的詞:散水調(diào)·傾懷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fēng)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聞岸草、切切蛩吟如織。為憶芳容別后,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繡閣深沉,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楚峽云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空目斷,遠峰凝碧。 

商調(diào)·陽臺路楚天晚,墜冷風(fēng)敗葉,疏紅零亂。冒征塵匹馬區(qū)區(qū),愁見水遙山遠。追念年時,正恁鳳幃倚香偎暖。嬉游慣,又豈知前歡云雨分散?此際空勞回首,望帝里難收淚眼。暮煙衰草,看暗鎖路歧無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處葦村山館?殘燈畔,夜厭厭,憑何消遣?

柳永的詞語言多生活化,多抒寫離情別意,以婉約風(fēng)格獨樹一幟。在瓷枕上發(fā)現(xiàn)柳永的詞,也是民間喜歡柳詞的一種體現(xiàn)。兩件瓷枕,一件產(chǎn)自北方的磁州窯,一件產(chǎn)自南方的吉州窯,是否反映了人們各有所好的文化情趣? 

而書寫于瓷枕上的唐宋著名詩人很多,可以開出一個長長的名單。出現(xiàn)最多的,除了李白、杜甫這樣人氣極高的著名詩人外,像范仲淹、蘇軾等也都在列?;蛟S既與他們的藝術(shù)成就有關(guān),也與其人、其作的普及程度有關(guān),又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蘇東坡雖幾經(jīng)貶謫卻依然不變的愛國情懷有關(guān)??磥?,老百姓心中的“明星詩人”,還是與他們心中的愛國、親民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書寫詩詞的瓷枕也張揚了一種向往崇高的審美追求。

掃一掃分享本頁